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诚实守信是一条底线科研失信要终身追责

2018-11-1 11:54:52发布72次查看

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认真记录会议内容。
《肿瘤生物学》撤销107篇中国作者的论文、哈佛大学医学院要求撤回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的31篇论文……近年来,国内外的科研不诚信丑闻时有发生。如何在制度设计上防止这类事件再次发生?如何惩戒涉事科研人员?昨天举行的2018浦江创新论坛·文化论坛上,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副司长冯楚建透露,最近,发改委、科技部会同40多个部门即将发布《关于对科研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备忘录》,要求在学籍管理、科研立项、评选表彰、院士甄选等各方面加强科研诚信审核,发现问题后“一票否决”。
在2018浦江创新论坛主旨报告中,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提出的七个“新”中,包含“弘扬求真务实新风尚”。冯楚建说,求真务实新风尚主要指科研诚信,“这是一条底线”。
冯楚建表示,如今,科技部等部门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很大。如《肿瘤生物学》撤稿事件发生后,已有497人被处理。“如果某人的科研诚信存在问题,就算过去没发现,未来一旦发现,就要终身追究。”
完善制度规范,是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重要方面。冯楚建说,加强各相关部门的联合惩戒,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科研人员的诚信监管和教育引导,也是我国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重要方面。据介绍,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在这方面已有严格制度,如以3—5年为周期,对本单位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进行全覆盖核查。
从科研人员自身出发,这一群体必须潜心研究、切忌浮夸。“有些科研人员为了获得自己期待的实验结果,伪造数据或漠视部分数据,以主观逻辑寻找所谓的科学规律。”冯楚建指出,这种现象的背后,恐怕是追名逐利思想在作怪。(记者 俞陶然)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