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闵行积极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

2018-10-31 18:59:21发布65次查看
  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筒子们,有没有发现,我们闵行现在的水环境是越变越“水灵”?
环境也是越来越宜居?
好消息!
最近,闵行通过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试点技术验收!这意味着,闵行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然而,你们造吗?闵行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如同参加了一场“大考”。
2014年5月
闵行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试点。
2015年3月
《闵行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水利部审查。
2015年——2017年
闵行积极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试点。
2018年10月
闵行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试点技术验收!
那么在这场“大考”中,闵行具体表现得怎样?身边的水环境状况又都已经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提升水环境质量
增强防汛除涝能力
闵行河道纵横,湖泊众多,现有1803条河道、小微水体833个,河湖面积31.865平方公里,水面率8.59 %,形成了“一带、一网、四区、多点”的城乡一体水生态格局。
提升河湖水质。2015年起,闵行打响了水环境生态治理攻坚战,实施了“中小河道综合整治行动”。过程中,整治、疏浚中小河流53.9公里,完成生态河道修复治理21.9公里,生态航道整治38公里。去年底,全区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积保护率100%,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
连通河湖水系。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根据这个理念,闵行实施了周浦塘水系、淡水河水系、战斗河水系等23.3公里骨干河道整治,完成181条段中小河道综合整治、虹桥商务区周边水系及蔡家浜、青登港、沙溪河等生态河道修复治理;启动了“打通断头河三年行动计划”,打通339处河道断头点,连通区域内河湖水系,增强河网水动力。
聚焦截污控源。对闵行老旧小区、农村开展污水管网建设,建成污水管道44公里,完成539个污染源截污纳管工作。32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4万户农村实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全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1.48%。此外,闵行还关停1个养殖场,关闭162家沿河污染企业,在全市率先对河道沿线排放口实行“身份证管理”。
确保供水安全。为提升全区供水质量和效率,闵行已关闭或产业结构调整水源地风险企业42家,淘汰492个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改造全区876万平方米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和139公里小口径管网,新建浦星公路、昌林路等24条段道路供水管网建设,实施浦江、马桥大居供水外配套工程,建成闵奉原水支线工程,与青草沙原水系统连通,实现了闵行浦西地区由上海城投水务集团供水,浦东地区由浦东威立雅公司供水。
完善防洪除涝格局。为防止减轻洪涝灾害,闵行积极建设各类防汛墙、除涝泵站、雨水泵站等。已经建成各类防汛墙长约92公里,加固黄浦江、苏州河薄弱岸段防汛墙1.8公里;新建周浦塘、友谊河等8座外围除涝泵站;建设华泾西、陇西、新梅等11座雨水泵站;加高加固薄弱区域圩堤,改造防汛积水点61处,防洪工程达标率100%;推进城区“自流活水”工程,优化水资源调度。
注重长效管理
共建共享美丽闵行
建立水环境综合整治监督制
为巩固水环境整治成果,闵行将河道养护管理、违建整治、排水、供水等四类事项纳入区级“大联动”平台,实行网格化管理。各街镇负责整治辖区内的水环境,防止违建回潮、黑臭反弹等问题。
推行生态与环保目标责任制
闵行出台了“十三五”基层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围绕“降低污染排放、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环境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区政府与各街镇(工业区)每年签订基层环保目标责任书,聚焦年度环保重点工作,推进整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水污染防治行动、环保三年行动等专项内容。
新建河湖管护机制
今年,闵行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市),建立起河湖管护“1个模式、2项制度、3个亮点,4大体系”。
实现河长制全覆盖
2015年起,闵行开始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河长制”。截至目前,全区已聘任各级“河长”415位(除民间河长),制作并竖立相关公示牌1249块,涵盖所有河道。
河长在巡河过程中指出发现的问题,希望尽快解决!
成立志愿者服务队
闵行已经建成了“村民巡查护岸”、“志愿者队伍参与保洁”、“保护母亲河志愿者联盟”、“社会监督团”等39万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志愿者引导,带动全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监督团成员用手机记下巡河中发现的问题
智慧水利实现信息化管理
闵行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建成“闵行区河道巡检系统”、“河长app”和“闵行区防汛指挥系统”等信息系统,实现水务信息网格化;安装133处污水管网水位计,14处污水泵站工况远程监测、3处水闸远程升级改造,新增5处水文水质在线监测点位、4座移动在线监测站,180处小型在线监测点,提升水闸运行管理与水文水质监测信息化;完成闵行地表水环境监测与评估、取水监测管理、“许可证批后监管系统(一期)”等,使排水管理实现信息化。
以水为媒
再现江南水韵
闵行水系发达,水生态优势得天独厚。为弘扬河湖生态文化,闵行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契机,推进节水型社会、农业建设,加大保护水环境的宣传力度。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闵行已经建成华坪小学、万科小区、可口可乐公司等不同类型的节水示范点,将河湖管护知识送进校园、社区、企业等。此外,还将水生态文明与科普相结合,建立了马桥镇韩湘水博园水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展示闵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在华坪小学,护水志愿者们和孩子们一起了解水的生产工艺流程,学习水的净化、水管的种类与铺设以及各种节水设施等基础知识。
推广节水型农业
闵行新建了1个节水型现代农业园区,新增节水灌溉工程300亩。经过改造,闵行用水总量为3883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0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732,节水效益显著提升。
改善人居环境
人类要保护自然,也要亲近自然。闵行以水为核心打造了七宝古镇、召稼楼古镇两个水乡古镇,沿河还发展了老外街、体育公园、韩湘水博园等旅游景观。通过路网贯通、村宅立面美化、绿化布局、地下管网及安防系统建设,打造了一批以水系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如吴泾镇和平村、华漕镇赵家村、浦锦街道丰收村、浦江镇友建村、梅陇镇许泾村、七宝镇沪星村等。
闵行建成了沿新泾港、沪闵路、春申塘、漕河泾等滨水慢行系统和黄浦江、苏州河生态廊道、闵浦二桥沿江“绿色滨江堤防”建设等工程;新建了21.77万平米生态湖泊湿地,内设生态涵养林、野生动物栖息地,种植水生植物等,进而丰富湿生植物群落,提升市民亲水体验。
水畅、河清、岸绿、景美!闵行将以这次积极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为新起点,继续加大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河长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为每个闵行人创造出更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