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你估计长宁有多少雕塑?哪些最让你印象深刻?

2018-10-31 16:06:23发布49次查看
  走在长宁区的大街小巷,绿地公园里,不知你是否有注意到摆放在那里的美丽雕塑呢?截至今年11月,长区登记在册的各类城市雕塑已达221座。其中有30座(组)在全国、全市雕塑作品评选中获奖。那这些雕塑的来历和意义你都知道吗?小编精选了部分长宁区雕塑供大家欣赏,如果在你身边有经常看到的雕塑,欢迎拍下来给“上海长宁”微信投稿哦!
《瞬间》
作者:杨劲松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简介:
1915年,民族工业生产者荣宗敬和荣德生先生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无限公司,1917年定名为上海申新第一棉纺织厂,即后来的上海第廿一棉纺织厂。随着纺织系统改革和上海市区产业结构调整,廿一厂土地于1998年起改建住宅楼,就是现在上海花城和虹桥河滨花园所在地。
雕塑作品取材于上棉廿一厂的一群女工的历史照片,一瞬间的摄影记录了这些创造历史的纺织女工,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她不仅是一个历史的片段,也是精彩人生过程的一种有意义的定格,寓意为“历史有照”。
《足球》
作品简介:
《足球》是一座纪念雕塑,是祝贺上海申花足球队荣获1995年度全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冠军所建造的,雕塑下还有当年队员们的签名。现在,雕塑于2002年进行过重建,立于新渔东路安龙路路口。
《变化》
作者:杨劲松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简介:
1929年,天厨味精厂经理吴蕴初先生集资创办了天厨味精厂附属工厂,定名为“天原电化厂股份有限公司”,于1930年10月正式投产,并成为当时中国具有相当规模的氯碱工厂。后经过合并,改名为“天原化工厂”(厂址天山路500号)。2000年4月工厂搬迁,原址进行改建。
雕塑作品取材于“化学”衍化聚变生成发展的寓意,以化学分子结构关系,生成为景观艺术作品,作品造型类似于“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状,以大的分子结构象征“电解槽”,小的分子结构体现电解吸附的化学反应关系,展现这片城市空间曾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荣耀。
《印迹》
作者:施慧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主持、中国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
作品简介:
1956年起,先后由三十九家小型钢厂合并发展,建立上海第十钢铁厂。曾创造热轧钢带、精密不锈钢带等多个“中国第一”称号。钢厂坐落在长宁区淮海西路570号,本雕塑作品取材于钢铁厂1958年生产用的钢包和用于浇铸钢材的模具而展开。相似的模具内,包含着不同钢锭的几何负形,犹如一枚枚充满希望的印章。
《肖邦纪念雕像》
作者:陆频波兰华沙美术学院雕塑系青年雕塑家
作品简介:
位于中山公园内大草坪的城市雕塑肖邦,曾获得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优秀奖,上海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大奖。这件雕塑整体高度约7米,重约2.5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肖邦像。
该雕塑作为波兰送给我国的珍贵纪念作品,象征着中波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雕塑的主体是一组钢琴的琴键,其粗细不一,参差不齐的造型演绎着肖邦音乐节奏的多变和张力。
《石·叶》
作品简介:
位于长宁路绿化带天中路段入口的雕塑“石·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结构风格,观赏石与植物相得益彰的美学理念,采用抽象的植物叶状雕塑与园林石相结合,作品着重于工业文明与自然的和谐互动,营造一个理想境界中的家园。
《爱》
作品简介:
矗立于曹家渡公共绿地的雕塑《爱》:以爱为主题,用意象的标志造型构建一颗仁爱之心,表达人类大爱的意境,发出了爱的共鸣,赞美了人类的爱心。雕塑中虚拟的和平鸽造型,象征着和平、圣洁,传达了智慧。与雕塑相配的景观水景,隐喻着生命和洗礼,增加雕塑与教堂建筑融合,营造了天人合一的景观。
《幸福的探戈》
作者:库玛丽纳哈潘
作品简介:
“幸福的探戈”以辣椒为表现手法,用写实的语言要素,给雕塑注入了后现代的语言特征,代表了生命的活力和坚强,其欣欣向荣的姿态,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幸福的渴望。
《石语2012》
作者:余积勇
作品简介:
球体的聚集构成一个蓬勃向上的无穷柱,表现团结、互融、生长的状态。球体表面的渐变,是一种能量的释放,也是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交流的边界。镜面反映了气象万千的大自然,象征了人类也自然的和谐相处。《石语2012》源自上海世博会,在球体与镜面的虚实变换中,阐述了无穷发展、生生不息的精神。
《青山绿水》
作者:杨东白
作品简介:
作者以现代技术材料为手段,通过独特的审美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派青山绿水的苍茫气象,在赞美自然世界的同时,表达了东方文化的传统情思,也警示今天的我们,不要忽略对大自然的保护。
《草原英雄小姐妹》
作品简介:
城雕“草原英雄小姐妹”坐落于上海动物园内。该雕塑曾获得上海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大奖。该雕塑组歌颂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和默默奉献的英雄气质,紧扣时代脉搏,反映人民心声,并能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光荣传统,使这种精神永远得到传承。
《友谊颂》
作品简介:
位于新华路329弄对面的雕塑《友谊颂》,该作品获上海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奖。《友谊颂》雕塑很好地契合了新华路作为一条城市国宾道所展示出的独特历史文化氛围,表现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胸襟,歌颂与记录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深厚情谊。
《秋色》
作品简介:
位于凯桥绿地内的城市雕塑《秋色》是一组较富有特色的城市雕塑。该雕塑组将自然回归都市,折射出现代人对“水泥森林”的反思。通过螳螂这种自然界的物种,借助象征现代工业的钢板与钢筋,表达了都市人对艺术憧憬的深层次思考。
《嬉水少女》
作品简介:
位于虹延绿地内的城市雕塑《嬉水少女》先后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优秀奖和上海城市雕塑40年评奖三等奖。雕塑借助3个形态各异的嬉水少女,优美和充满动感的造型很好地展示了虹桥开发区作为全国首批开发区的独特魅力。
《花树》
作品简介:
“花树”高16米,由180余朵直径为2米至2.5米的五彩艳丽花朵组成,它象征着和谐、美好的生活;其次此雕塑比较温和、中性,不带任何宣传色彩,也没有故事情节。
然而,它却突破了传统城市雕塑的模式,融入了现代装置艺术的概念。传统艺术强调高于生活,《花树》却将生活中的现成的花原样地放大,类似国外有些城市雕塑是个巨大汉堡包、椅子等,很有点现代艺术的幽默感。这件雕塑是这片区域的点睛之笔,不论从哪个角度,从几个方向的地面,从高架公路上,都会成为视觉的焦点。
《哺》
作品简介:
坐落于武夷路长宁妇幼保健院的城市雕塑艺术品——哺,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寓意,借助小鸟哺育的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以及仁爱、奉献的精神,具有启发人们饮水思源的孝道意义,并与雕塑所处环境相得益彰。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