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小的“红楼梯”,竟让上海老公房“红”到了美国!
2018-10-30 5:27:51发布68次查看
提起上海老公房,可能很多人会将其与“破旧”、“逼仄”、“脏乱”等形容词联系到一起。然而,近日上海老公房内的一座小小“红楼梯”(the red stairs),一举斩获了“美国2018年全球设计奖”的2大奖项,让上海老公房“红”到了美国,彻底打破了人们对它的固有印象……
这座“红楼梯”位于鞍山三村内一幢建于1958年的普通居民楼内,从外面观看和普通的居民楼并无二异。但只要推开楼道大门,视线马上就会被那座“红楼梯”吸引。
拾级而上,运用中国传统纹样楼号和门牌号就会映入眼帘。一层是回纹,寓意着“安全回归,福寿深远绵长”。二楼是步步锦纹,代表“步步高升,前程似锦”;三楼是盘长纹,四、五楼分别是风车纹和冰裂纹。
不同纹路的墙面设计,让楼梯透露着浓浓的传统气息。正是这种色彩浓厚的复古中国风,让红楼梯从来自世界各地的338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美图形设计行业最重要奖项的青睐。
当然,这座红楼梯并非一开始就长这样的,而是经过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学生改造后的成果。从去年底开始,“邻里楼道空间再设计”在四平路街道17个楼组展开,大学生们与居民共同设计和改造了这些楼道。
这些已经建成超过半个世纪的上海老房子,有着许多的“硬伤”。比如没有“引楼标识”,就算住了20多年的“老居民”,上楼时一不小小还是会走错层,快递送错更是常事。设计团队针对这些问题为楼道设计了一整套标识系统。
“用一个简单、经济但充满关怀的方式,激活一个被遗忘的社区空间”这是2018全球设计奖评委会在颁奖典礼上对该设计的评价。
这个以“书”为主题的大楼,每户大门设计成可翻开的书——门框做成书页,门就是翻开的另一页。居民都可以选一句他们最喜欢诗词或名句,放在“书”里。
“哆唻咪楼”因其特殊的门牌号而得名,以音乐为纽带,在每家门口设计琴弦形状的导示图形,设置小型声音装置。门牌还是一个可以弹奏的迷你乐器。每户一段乐谱,整个楼串联起来,苏格兰民谣《友谊地久天长》。
3号楼听起来就像“三好楼”。用楼梯扶手栅格来做文章,通过环境图形和色彩地介入巧妙得形成楼层数字,为这栋没有楼层导示的楼道,增添了不少趣味视觉互动。
上世纪所建造的老式小区,楼道大多昏暗且压抑,颇受居民“嫌恶”。谁能想到只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小角落,竟能在50多年后,让老公房重新焕发光彩,并且因此而出现在全世界的“视野”内呢?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