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婚姻是一场爱的接力,当我们走进婚姻的殿堂,我们是否真的紧握了爱的接力棒?我们的前方是什么?我们将如何把爱的接力传递下去?这些问题在松江区民政局和旭日心理工作室共同举办的“爱的接力”——婚姻课程中都能找到答案。
【线下课程】
1、《法律、伦理和心理意义上的家庭关系》
法律对于家庭关系的界定,是基于亲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伦理上的家庭关系与我们的文化息息相关;心理层面的家庭关系,涉及家庭心理动力关系。在核心家庭、原生家庭和延伸家庭之间,存在很多生命情感的纠葛,它们深刻影响着婚姻中男女双方个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几乎没有一对新婚夫妻结婚的时候就想好了要分手的,实际上确实有很多人违背初衷,分道扬镳。与他们家庭关系中爱的纠葛不无关系。走出爱的纠葛,可以从厘清家庭关系开始。
2、《婚姻法、婚姻关系与婚姻中的个体》
婚姻自由,是法律保护的个人基本权利。婚姻法的叙事对象是婚姻关系中的个体而不是婚姻关系本身。这就意味着,婚姻关系中权利、义务和责任,都是关于个体的;意味着在一个婚姻关系中,个体如何更好的自我发展,并且可以与婚姻关系中的另一半相融共通地更好发展,是良好婚姻关系的重心,心理学称之为婚姻中的融合。婚姻融合的过程,比大部分人想象的要困难和复杂,尤其在个体自由和解放的今天。
3、《优生优育的前期准备》
优生是优育的前置条件,新婚青年人如何可以更好准备生育健康优质的新生命,也是家庭重要事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家庭未来。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来理解优生的前期准备,可以帮助很多新婚青年斩获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成果。
4、《符合脑科学的0-3岁早期养育》
早期养育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心理科学暨脑科学的研究发现,早期养育科学与否,确实在“语言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感觉统合能力”等方面对生命个体的影响很深刻;而这些能力,毫无疑问是未来生命历程中自我效能感的基础。在生养孩子之前,早一些理解这些科学道理,是很有必要的。
5、《家和万事兴的心理解析》
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先生的“家庭排列治疗”,实际上受启发于中国哲学。家庭中存在的无形力量,可以左右家庭成员的人生轨迹乃至身体健康水平。这中间所包含的道理,与中国人日常所讲的家和万事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家和万事兴的俚语中,实际包含深刻的心理学基本原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入领会并加以足够的重视。
【线上微课程】(每一课10分钟,共6课)
序号 |
问题 |
内容 |
类别 |
1 |
了解你自己爱的方式吗? |
不同人格特质爱的方式不一样 |
人格特质与恋爱婚姻 |
2 |
恋爱激情中包含怎样的道理和力量? |
恋爱激情的心理动力和爱的纠葛 |
|
3 |
婚姻真的是爱情坟墓吗? |
婚姻融合对个体心理成长的影响 |
|
4 |
科学的早期养育可以让孩子更聪明吗? |
早期语言熏陶对大脑发育的影响 |
早期养育和家园融合教育 |
5 |
为什么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 |
婴幼儿游戏活动对注意力的影响 |
|
6 |
父母最要紧做的幼小衔接是什么? |
幼儿发展的心理科学和父母响应 |
【授课老师】
相旭东,上海市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委员会心理疏导学术组发起人,狭义心理疏导概念和实务理论的提出者,复旦心理研究中心心理疏导课题组负责人;上海松江区旭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心理学督导。
张丽群,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婚姻家事调解法律事务部部长,上海松江区旭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法律课程顾问、志愿培训老师。
夏春萍,上海松江区九亭医院书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松江区旭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医护课程顾问、志愿培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