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通讯员王琦10月27日消息:26日,由上海电力学院发起倡议的全球首个“一带一路”能源电力高校联盟以及“一带一路”能源电力产学研联盟在沪成立,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这颗颗珍珠串联成一条耀眼的纽带,携手为“一带一路”建设培育“光明使者”,汇聚能量为“一带一路”增光添彩。
据统计,5年来,中国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签订电力工程合同494个,总金额912亿美元,给诸多电力短缺的国家和地区送去光明和发展机遇。
上海电力学院党委书记李明福介绍,为了服务“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该校发起成立了国际电力高校联盟(adept),得到了来自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越南电力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莫斯科国立研究大学(原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布兰登堡科技大学的积极响应参加。今年,联盟进一步扩容,又有蒙古科技大学、韩国中央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大学以及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申请加入联盟,并成立了联盟理事会,选举上海电力学院为理事长单位。
国际电力高校联盟将致力于促进国际能源电力高校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升联盟在全球及各国能源领域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2015年以来,上海电力学院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先后为20个国家能源电力企业培养300多名各类人才。印尼玛巴电厂投产准备培训、国家“一带一路”布局下能源电力企业走出战略高级研修班、中国在越南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越南永新电厂的生产准备培训、中巴经济走廊上中国首个投资项目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电站生产准备培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级电力人才研修班、尼泊尔政府新能源能力建设培训班、“一带一路”沿线首台1000mw机组印尼爪哇运维有限公司生产准备人员岗前培训、泰国清迈大学及电力企业骨干学习等项目受到好评。
泰国那空帕农大学校长菲特山那冯·万昌特胡威克表示:“每一个新建和运行的电力项目都急需大量优秀的电力国际化人才、当地电力运维和管理人才。我们要学习和共享优质的电力教学和科研资源,与上海电力学院、与其他各国电力高校的国际合作太及时、太重要了!”
越南平顺省绥风县永新电力中心的越南籍员工陈文怀可以用中文流畅地表达:“很感谢在上海电力学院学习的三个月,让我可以有这么好的工作,我现在的收入比家里人高出了四倍!”越南河内电力大学的毕业的他和其他40名越南大学毕业生通过3个月在上海电力学院学习电力专业知识,3个月在中国内知名电力企业跟班实习,已经成为的生产骨干。
国际电力高校联盟理事会理事长、上海电力学院校长李和兴表示,遵循开放、共融、共享和共赢的原则,由上海电力学院校倡议的“一带一路”能源电力高校联盟以及“一带一路”能源电力产学研联盟也宣布成立,这是国际电力高校联盟的延伸与扩充,联盟以“高校+企业+国际机构与国际组织”的形式,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电力需求及发展。来自越南、斯里兰卡、泰国、巴西、印度尼西亚、蒙古、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塞尔维亚、荷兰等18所高校、企业,以及塞尔维亚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馆、荷兰尼古拉特斯拉研究院等著名国际机构和国际合作组织都已加入。
未来,联盟成员将遵循开放、共融、共享、共赢原则,着力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组建电力产学研联盟共同体、创立能源电力协同创新平台、建立能源电力国际合作中心、设立能源电力创业事务中心,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相关企业,推动能源行业创新发展,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