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长宁新闻

联动长三角,全国首个区域性公共文化合作机制在上海诞生

2018-10-24 0:00:00发布83次查看

取材温州国家级非遗蓝夹缬的表演唱《晒蓝》、展现镇江百姓打醋过年习俗的群舞《打醋·趣》、依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沪剧《小巷总理》……苏浙沪皖四省市优秀原创群文作品23日晚一同亮相虹桥艺术中心,市民足不出“沪”便能欣赏到长三角地区独具地域特色的文艺演出。这台演出的实现,得益于当天正式启动的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这是全国首个区域性公共文化领域的合作机制。作为合作机制重点项目,首个覆盖城市最广的“长三角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采购大会”最快将于下月在沪启幕。

表演唱《晒蓝》(温州)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在23日上午举行的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启动大会暨首届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论坛上,长宁区作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发出倡议,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指导下,由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局联合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浦东新区文广局、嘉定区文广局、苏浙皖三省示范区文化(广)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共同发起建立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目前,全国共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127个、示范项目205个,其中长三角地区示范区16个、示范项目32个。合作机制覆盖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全部示范区和示范项目所在城市,共39家成员单位。

据了解,合作机制旨在充分发挥各示范区(项目)的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加强示范区(项目)之间在公共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推动长三角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组织架构上,合作机制建立了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实行轮值机制,常设机构设在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局。未来,合作机制将开展示范区区域联动、承接公共文化改革试点工作、加强资源共建共享、举办文化发展研究论坛、推动城市文化品牌发展、联手创造公共文化建设典型经验等多方面工作。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文化相亲,有诸多共通性。示范项目所在城市的文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希望通过搭建合作机制的平台,让示范经验在平台上先行先试、共享互通、取长补短,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同时也希望将合作机制打造成长三角江南文化的品牌和载体。”长宁区文化局副局长周薇说。如今,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论坛、优秀原创群众文艺作品展演、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采购大会、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公共文化培训体系建设、文化艺术联展、“城市书网”服务模式推广等已被列入合作机制重点项目。通过“互联网+公共文化”的模式,合作机制将汇聚各方优势资源,精准对接供需双方,促进公共文化空间、文化活动、文化资源的共享以及文化服务大数据的共析共用。

“长宁区作为中心城区之一,是上海沟通长三角、联系国内外的重要门户。”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说,长宁区正在积极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部署,以更主动的姿态、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行动,参与和支持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将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作为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大局的使命所在。

音乐剧《远方》(上海长宁)

当晚,“缤纷长三角 共圆中国梦”长三角地区优秀原创群众文艺作品展演在虹桥艺术中心举行,拉开了第十六届长宁区“虹桥文化之秋”艺术节的帷幕。舞蹈《打醋·趣》、黄梅调大鼓说唱《主任的“心上人”》、海派快板《包中情》、音乐剧《远方》、表演唱《晒蓝》等演出节目,均为长三角地区群文创作精品。

大会期间,还发布了《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虹桥宣言》,通过《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城市合作机制章程》,并确定了下一届轮值城市为安徽省铜陵市。

长宁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