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民歌颂筷子 专家讲民俗
2018-10-24 10:15:14发布93次查看
“两根竹棍儿一样长,筷子发源在东方。进退闪挪巧配合,互助合作好榜样。灵活自如本领大,简单之中有文章。传承千年不断流,患难与共可分享。拳头虽硬不如铁,道德文化传世长……”这是日前,在松江区文化馆举行的“民歌颂筷”全国征稿活动总结会上,北京作者刘加民撰写的获得最佳的作品《筷子》片段。
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中心主任吴杨萍介绍,“民歌颂筷”全国征稿活动从2018年6月10日开始至8月10日结束,共有117名作者参加,来稿作品267篇。9月4日,主办方邀请上海电台编审葛明铭、上海群艺馆研究馆员杨立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蔡丰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徐华龙五位评审专家,对全部征稿作品进行了评审,最终36件作品脱颖而出。总结会上,专家们对中国的筷子习俗及历史进行讲读,作者们互相交流创作心得、朗诵作品,气氛热烈。
松江区始终围绕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凸显松江“江南文化”优势,着力构筑松江文化发展新优势,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重点实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目前“筷子习俗”已经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我区已连续多年举办以筷子为主题的全国征稿活动,旨在唤醒人们对传统筷箸文化的记忆,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