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顺利迎接即将到来的上海市工程素养培育特色高中的评估,徐汇中学选取了2门基础课程开展了工程素养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分别是物理组赵丹老师执教的高一《力的合成》与地理组朱颖妍老师执教的高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探究淤地坝工程》。
赵老师的《力的合成》这节课的教学主旨是在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和常见力的基础上,研究多个力的合力问题。依据等效思想给出合力与分力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推理归纳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问题式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切身体验,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一则,能提高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的工程素养。二则,学生对矢量运算是完全陌生的,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规律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矢量的合成法则,力争突破原有思维定势。
朱老师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探究淤地坝工程》一课,主要是通过淤地坝工程“前世今生”作为教学主线,能分析及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课堂中朱老师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体验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探究过程,并多次利用历史资料及官方数据印证了建立淤地坝工程的可行性,让学生渐渐的树立起深厚的造福社会的情怀。
纵观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处处感受到深厚的工程知识、理性的工程思维、突出的工程技术运用意识及卓越的人文审美旨趣,将工程素养的培育内容具体化,为我校创建工程素养特色高中提供了助力。
(责编:郑静洁;摄影:丁磊;责审:郑亚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