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大调研正在进行中。作为黄浦旧改的“主战场”,豫园街道在旧改过程中如何运用大调研破解难题?一起来听听豫园街道党工委书记曹炯怎么说?全街道17个居委中11个在旧改,重任在肩,他们是如何做的?
聚最大“向心力”去实现老百姓美好向往
豫园街道党工委书记 曹炯
“十三五”期间,豫园街道作为黄浦旧改的“主战场”,已开展实质性征收工作及有明确征收计划的面积达到13.68公顷,占街道总面积的12%,征收居民总户数约1.2万户,超过户籍总数的12%,涉及全街道17个居委中的11个。
重任在肩,如何向区委区政府和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这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会同区旧改办和征收事务所推进过程中,通过不断调研,我了解到,目前豫园街道旧改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两大问题:
问题一:一些居民群众对征收政策、征收方案还吃不透,对于征收补偿的心理预期和现实补偿标准存在差距。
问题二:一些旧改地块内纠纷户、难点户、困难户较多,给征收工作顺利推进带来挑战。
我认为,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最重要是要充分发挥好居民区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建引领下,开启政策宣传的“直通车”、架起征收所和居民群众的“连心桥”、当好居民身边的“老娘舅”,发挥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三千”精神,聚合起全街道旧区改造最大“向心力”,实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启政策宣传“直通车”
我常说:“要想让旧改工作减少阻力,我们唯有拼尽全力。”旧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前期准备工作尤为关键。这其中,政策的宣传、引导极为重要,只有让老百姓吃透政策,才能打消他们的疑惑。
每个地块启动前,我们相关居民区党总支就开启了宣传政策的“直通车”,一方面利用党组织学习会议平台,学习宣传征收政策,由委员到骨干,由骨干到普通党员,再由普通党员到居民群众,形成政策宣传链。另一方面,通过居民区自治共治平台,发挥自治团队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扩大政策宣讲面。同时,还利用居民区党总支与征收事务所党支部的党建联建平台,为居民群众进一步解析征收政策。此外,针对一批长期人户分离的居民,居民区党总支也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将政策一家一家送上门。
我们旧改工作的一切目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只有前期多沟通、居民多参与,才能确保之后双方的工作默契度。
架起事务所与居民的“连心桥”
旧改征收,常常是启动前人人盼,启动后矛盾多。街道为了做好居民群众矛盾化解工作,摸索出了三项工作机制:
“一张清单+两本台账”,民情民需吃准摸透。一张清单即每家每户的征收进度清单,哪家签约了、哪家选房了、哪家搬走了,一张清单一目了然;两本台账即“一证一册”台账、每日走访台账,哪家矛盾多、哪家户口多都记录一清二楚。
“机关+居民区”,分块包干压实责任。每个旧改地块都有1位处级干部挂帅指挥,街道机关干部分批进驻征收地块,和居委党员干部一起,确保旧改征收稳步推进。
“党员骨干+专业队伍”,汇聚力量化解矛盾。通过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老法师”调解工作室等,充分发挥居民区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即自己带头签约、带动居民签约,并引入专业律师团队,为居民化解矛盾提供法律援助。
当好居民身边“老娘舅”
“以民为本、以情促迁”,是我们豫园街道旧改征收工作的主旋律。旧改过程中,有矛盾正常,如何当好“老娘舅”及时化解矛盾很关键。
对于一些家庭矛盾难以调和户,我们一方面发挥居委会干部的“熟人”作用,千方百计相劝,同时引入街道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部门联合参与,逐步为居民家中打开矛盾之“结”;对于一些“漫天要价”,和征收事务所拒不配合的居民,工作小组始终以“蚂蚁啃骨头”精神迎难而上,不厌其烦讲清政策、分析利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把“老娘舅”工作做到最后一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以真情实意对待老百姓,征收工作一定会迎来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