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到22日,由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实验小学杨荣担任团长,由市特级校长、市学科带头人、黄浦区骨干校长、教育名师组成的“黄浦-普洱教育对口帮扶交流团”在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金羿的陪同下,一行8人来到云南普洱,面向当地各县、乡、村的校长、教师开展了内容丰富的讲学活动。
交流团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先后奔赴景谷、澜沧两县,采用分片集中的培训形式,围绕“树立教育愿景 夯实专业能力”的主题,先后共推出了14场次的专题报告、教育论坛和现场教学公开展示课。参与面辐射到普洱辖下景谷、宁洱、江城、镇沅、孟连、澜沧和西盟7个县,先后共计有1600多人次的中小学校长、教师来到培训现场,听取报告、论坛,参与听课与评课。
在本次讲学活动中,上海市实验小学杨荣校长首先为参训学员作了《规划学校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主报告。她从实验小学的发展变迁出发,拉开了整场报告的序幕,同时向大家阐释了新时代的教育使命:立足学校教育新格局,立足民族复兴梦想,提出了“为国家未来培养人才”的教育思想,提醒每一位与会的教育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规划好基于地域的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校长王珏则立足教师队伍建设,为大家作了主题为《教师——教育的名片》的报告,她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基础教育政策出发,分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形势,提出了“我们应该教孩子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教”的教育追问,介绍了以格致初级中学为案例的教师培训思路和培训体系,呼吁优化教师成长环境,共筑教师价值观。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德育室主任冯秋萌为参训学员进行了《立德树人的区域行动实践》专题培训,与大家交流经验做法,强调德育要贯穿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育人于无痕中;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党支部书记徐群力则从党建角度出发,结合学校发展,开展《以德立身 砥砺品行 练就修为》专题汇报,根据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教育工作目标定位,就教师队伍建设的话题作了交流。
本次讲学过程中,还呈现了非常精彩的两堂现场教学展示课。上海市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班主任学科带头人、曹光彪小学的蒋雯琼老师带来的主题谈话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话题,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艺术和方法;报童小学的张叶清校长,展示了一堂题为《转换》的六年级数学示范课,他从小故事和小魔术表演导入,让同学们实际动手操作,探索解决不规则图形面积大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化复杂为简单,巧妙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随后围绕两场现场教学,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王燕萍校长、教育学院德研室冯秋萌主任和教院附校徐群力书记分别开设了教育教学论坛。王燕萍校长关注校长教学指导力提升,全面剖析张叶清校长的现场教学过程,提出了自己的课堂观——让课堂“预见学习”;冯秋萌主任和徐群力书记则以主题谈话课为切入口,关注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
在讲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两位特级校长还带领整个团队走进了思茅区一小、彝族自治县凤山镇中心学校、澜沧童蕾希望小学等10所县、乡、村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听取报告,给予学校管理层现场的诊断和指导。
讲师团向当地学校捐赠送了2000本教育书籍以及价值两万元的文体物品。其中,《云深知处》用于所有培训校长学习,《文明礼仪伴我成长》用于学生行规礼仪教育,《我是小学生》绘本用于新生的教育活动,字典和文体用品则能更好地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资助家庭困难学生,为贫困地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本次教育对口帮扶交流团行动由黄浦区教育局牵头组织,黄浦特级教师校长联谊会主办,全面贯彻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政策,充分发挥了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上海精神,让普洱辖下各县教师在“家门口”就能倾听来自上海黄浦的名师名校长的报告和课堂,零距离感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人文精神,得到了当地教育局和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这样的行动,为“黄浦-普洱”对口帮扶项目的落实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更增添了两地之间的友谊和情感。期待黄浦教育扶贫工作能让每一所学校规划起教育愿景,让每一位教师夯实专业能力,让每一个孩子享有教育的公平,让沪滇两地早日走向共同发展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