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求,发挥“社联会党委”的引领作用,进一步转化“大调研”的成果,加强社会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在第八届上海公益伙伴日暨公益伙伴月期间,普陀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携手上海益联社会治理促进中心于9月28日下午,在曹杨路510号9楼举办了“社会组织党建微论坛”,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党建经验交流和分享,为普陀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中心主任、上海益联社会治理促进中心理事长刘建军主持。市社会工作党委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处处长洪峰,市社会工作党委非公党建工作处副处长薛鸿飞,区民政局副局长、社团局局长张慧琴,区委组织部、社工委两新党建科科长汪英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党建系教授李秋发,长寿路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理事长顾鸿秋应邀出席。温州市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上海青创社会服务中心、上海洄澜心理咨询中心、上海子木社区服务中心代表等参加论坛并做经验分享。
青创社会服务中心代表分享了多年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以及对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设想。洄澜心理咨询中心代表介绍了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展多样化党建活动形式。温州市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代表突出了党建志愿服务专业化以及场地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子木社区服务中心代表则结合当代社会的特点,致力于打造区域化党建的“汇联社”中心,着力建成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和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体系。领导及专家发表相关意见和建议。
张慧琴局长结合普陀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提出要树立三个意识即机遇意识、全局意识、目标意识,打造三大平台即通力合作的平台、关注民生的服务平台、快速有效的信息交汇平台,着力提高普陀区社会组织党建的辨识度,打造好线上线下两大党建阵地,提高社会组织党建的影响力。
洪峰处长强调,社会组织党建要符合“保证政治方向、团结凝聚群众、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建设先进文化、服务人才成长、加强自身建设”六大要求。通过社会组织党建引领,加大对四类社区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促进民生服务和社区建设。
最后,刘建军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社会组织党建要发展为“外向型+内向型、刚性化+人性化”的党建,要遵循服务导向、关联导向、治理导向的规律,走出一条“党建社会化+党建专业化”的道路,成为普陀区社会组织党建的重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