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松江本地导游志愿者的建议
2018-10-23 10:41:17发布90次查看
松江区旅游资源在全市占有相对优势,随着广富林等一批新景点的建设及g60科创走廊的不断升级。松江从单一的景区游升级到涵盖“科创、人文、生态”的乡村游及工业游的全域旅游,旅游经济步入增长期,与之匹配的短板也越来越明显,如松江本地的导游数量严重不足。导游人员身处第一线,是旅游行业的窗口,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和地方的整体形象。因此,要从旅游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建设一支业务精良、素质全面的本地导游人员志愿者队伍,对于实现全域旅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部门和旅行社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
一、松江导游情况
1.松江目前拥有导游国导证的共278人,初级254人、中级20人、高级3人、特级1人。实际可用导游人数较少,其中还有很多本本族或只有证而多年从不带团的人。
2.因为国导证通过比例很低,仅20%,所以新的国导证导游近几年很少进入松江旅游市场,特别是外语导游少之又少。
3.松江本区拥有国导证的导游趋于老龄化状态,对学习新事物的积极性不高,故对松江本土的新景点特别是以g60科创走廊为主线的工业旅游知之甚少,而这又是我区重点向外介绍的。松江区旅游资源的增加及提升需要有知识的人员进行推广,仅靠少量的国导及景区的专业讲解无疑是杯水车薪。高素养的本地导游志愿者补充介入,能更全面、更有效地融合更多旅游资源,更好地宣传松江的人文、生态、科创等信息。
二、关于导游志愿者培训的几点想法
1.在全区范围内招募志愿者,由专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紧扣十三五规划中的“人文、生态、科创”为主题,培训结束进行考核,及格的颁发松江本区导游志愿者证,并且每年进行复核。培训应紧密结合实际,突出政治学习、职业道德教育及礼貌修养、服务意识等。培训形式可采取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现场模拟等,把培训与考核、用人、奖励相结合。建立导游志愿者档案,并在年终将本年度开展导游志愿者人员培训情况,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参加人数、考核情况等,上报主管旅游行政部门。
2.导游志愿者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由旅游行政部门出面协调好各景区,使导游志愿者在本区享有国导同等的待遇,例如免票入园等(仅限配证志愿者)。各宾馆酒店的散客需要导游时,也可以从这批合格人员中调取,由旅游部门指定给予适当报酬,可解决各大宾馆酒店无法派人讲解的窘境。制定严格规章制度,若有违反者吊销志愿者证并进行相关处理。
3.储备双语种志愿者人才。松江作为旅游休闲目的地越来越受世界瞩目,我们也应该依托大学城为松江培训一批、储备一批多语种志愿者,让他们参与到松江旅游建设中来。
综上所述,建议将导游志愿者有序纳入行业之中,发挥其特殊时期的定向、专业、拾遗补缺的优势作用,使其为松江的旅游作出更多的贡献。
(民建松江区委倪斌)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