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第八届上海公益伙伴日及公益伙伴月总体方案要求,结合《普陀区关于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专题调研的实施方案》的落实,9月26日下午,普陀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在曹杨路510号9楼举办“普陀区社会组织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座谈会”,为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同心致远社区治理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钱晨元主持。市社团局综合处处长竺亚、区民政局副局长、社团局局长张慧琴出席。长征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虹口区新家园建设与合作事务所、申蕴和法律服务调解中心、曹杨史信彪工作室、新长寿业委会工作事务所、傅玄杰律师事务所代表及解放日报记者等应邀参加论坛并交流发言。
针对当下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类型多元化、诉求多元化的特点,社会组织代表们从社区治理工作第一线的角度,纷纷阐述了各自的见解,并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对于目前政府部门如何通过依法行政化解矛盾,社会组织如何发挥自身“润滑剂”优势等议题,代表们认为,唯有立足法律法规,厘清社区矛盾主体间的关系,将矛盾纠纷类型和诉求进行分类,通过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途径从事前、事中、事后多个节点介入到矛盾调处中化解问题,才能真正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优势。
最后,市社团局综合处处长竺亚进行了总结发言并指出,化解矛盾需要采用最经济的方式,矛盾在萌芽阶段时就应当及时发现并化解。同时,社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专业性和黏连性的优势,在工作中将“专”与“合”结合起来,打通矛盾纠纷分段治理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