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时评: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叫好更叫座

2018-10-23 10:42:27发布81次查看

由松江开放大学和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日前开班,来自新浜镇各村的家庭农场主走进学堂,成为培训班首批学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实现农村振兴,还是建设美丽乡村,知识危机、本领危机“倒逼”着每个农民要不断地接受再教育、持续充足电,从而适应社会发展、跟上时代潮流。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区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正逢其时,给农民新学政策理论、博学现代知识搭建了平台。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办得好,好就好在通过专家教授的授课讲座,以接地气、简明易懂、内容丰富、灵活授课的特点,给农民兄弟带来一场“思想风暴”,使大家在“零距离”中感知现代发展理念、获知经济管理方法,必将成为其成长的“思想库”、工作的“加油站”、发展的“导航器”。
  从报道上看,松江开放大学委托农林技术学院上海上农培训中心为新浜镇各村“家庭农场主”提供专业培训。应该说,开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我们并不缺场所,也不乏点子,只要有效组织起来,完全可以搭建起一个自我学习培训教育的大舞台。再者,政府若能为夜校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再加上社会各方的鼎力相助,自然可以办出影响力来。
  当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不能满足于“办成就好”,要真正让人受益必须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地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机制,让课堂越来越丰富,农民越学越想学。一方面要紧扣发展热点,广泛性地“菜单式”选题,有针对性地分类施教,让每一堂讲座都能引起共鸣、引发思考,激发农民深入学习实践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另一方面要紧贴发展实际,不能仅仅停留在“大路货”内容上,而应深挖对农村发展有重大借鉴意义的特色内涵。这就要求夜校的层次要高、立意要高,而讲的方式则更贴近地方、贴近农民。在这上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尤应注重思想性、实践性和地方性,既要有专家学者宏观层面的理论和知识讲授,也要有地方发展实践探索的得失对比,还要有场上场下的交流互动。
  展开来讲,把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学到的先进理论、汲取的现代知识,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发展实践中,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才能不断提高松江“三农”工作的水平,这应是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