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加强初中学校建设 为发展注入更多办学活力
2018-10-22 13:23:08发布82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10月18日上午,黄浦区加强初中建设推进会在区教育学院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黄浦区将坚持“办好每一所初中、成就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的理念,按照“精准施策、注重内涵、提升质量”的思路,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导向,着力推进“六个结合”——将加强初中建设与促进教师发展相结合,与推动互助成长相结合,与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与改进课程教学相结合,与完善质量评价相结合,与创建学校品牌相结合,逐步形成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特色品牌彰显的初中办学格局。
为了更好地对接中考改革,今年以来,区教育局结合“大调研”工作,统筹各相关部门,成立了“加强初中建设”工作小组,深入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实地了解各学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瓶颈和难点问题。工作小组还多次召开不同类型初中学校的校长座谈会,听取初中校长对加强初中建设工作的思考,实地调研不同类型的初中学校,摸清家底,谋划加强初中学校建设的实际举措。
区教育局局长姚晓红介绍,开展加强初中建设工作,既是黄浦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也是黄浦区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深入打造具有海派文化特点的精品教育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今年7月,黄浦区正式启动在区域整体推进初中建设以及五所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建设工作。记者了解到,在学校申报的基础上,区教育局遴选出上海市金陵中学、上海市启秀实验中学、上海市清华中学、上海市应昌期围棋学校、上海市黄浦学校这五所初中学校作为本轮“强校工程”实验校,力争在3-5年的努力下,实验校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办学特色明显增强,办学质量明显提高,以促进黄浦初中教育高位优质均衡。
根据黄浦区初中学校的整体办学实际,区教育局基于区域特点,在前期调研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面向全体初中学校的《黄浦区加强初中建设实施意见》,以及面向五所实验校的《黄浦区推进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工作方案》。
据悉,区教育部门在加强初中学校建设工作中,将从6个方面入手,进一步焕发办学活力、深化课程改革、培育文化品位、提升育人品质、凝练特色品牌,打造良好的区域义务教育生态——加大初中学校师资培训力度,培养初中学科带头人及后备队伍。通过“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公办初中强校工程”“新优质集群发展项目学校共同体”等平台,推动学校间的互助成长,多维度促进初中学校内涵发展。逐步提高初中学校硬件资源配置的均衡程度,加大对学校创新实验室和创意空间建设的投入。紧密对接中考改革,完善学校课程方案,制定基于中考改革的学校课程方案。把推进“绿色指标”评价作为引领初中办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分析“绿色指标”评价结果,建立符合学校发展路径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一校一策”的行动方案,组织专业力量加强对初中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的指导和研究,帮助学校建设符合校情的特色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黄浦区还充分发挥优质品牌辐射带动作用,根据“实验校”发展需求,因地制宜,由市教委支持结对学校、区域内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区或集团内其他初中学校,采取“二带一”“三带一”等方式集中优质资源全方位支持“实验校”。与金陵中学结对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向明中学,校长芮仁杰认为,要以创造文化为核心,构建人文管理文化;以师能为中心,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以课题为引领,资源整合,提升学校品质;以质量为轴心,构建人本科学评价机制。
作为本轮“强校工程”实验校之一,上海市启秀实验中学将强校工程的工作思路定位为“合理借力、焕发活力、提升发展力”。校长顾瑛说:“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小’是现实不可回避的问题,更是强校工程所有任务的着眼点和归宿点,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精,我们希望小中见大,小学校同样能有大作为。”她希望在通过加强特长教师培养,深化特色课程培育等方面的努力,学校在不久的将来能实现“校园更加精致、教师更加智慧、学生成长更加生动活泼”的目标。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基础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做好初中教育工作是做好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姚晓红表示,在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和中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启动加强初中建设工作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加强初中建设为黄浦的初中学校发展注入了更多办学活力,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黄浦的全体初中学校将齐心协力,使初中办学质量踏上更高、更强的新台阶,把每一所初中学校都办成家门口的好初中。”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