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这里居民的“锦鲤”真不少 “高手”更是不得了

2018-10-22 10:48:48发布83次查看
  街镇特色文化项目展播——美丽北新泾
北新泾这块土地,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南宋建炎至祥兴年间,新泾港北端通吴淞江处逐渐形成集市,人称北新泾。
如今的北新泾街道东起双流路,西至淞虹路、南到新渔路,与新泾镇毗连;北以北翟路为界,隔吴淞江与普陀区相望,是上海西大门一颗璀璨的明珠。
北新泾拥有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而北新泾地区的民间艺术继承了江南源远流长的民俗民风,有着很深的历史根脉和群众基础。而作为新兴的街区和人口导入区,北新泾街道又深受各种流行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北新泾街道对社区内的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度挖掘和重点培育,从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北新泾“家园文化”。
蛋雕,就是在蛋壳上雕刻出各种图案,是一项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技艺,在北新泾街道,就有一位蛋雕达人——李亚非。
李亚非不仅是一名蛋雕艺术家,也是北新泾民俗工作室的领头人。他在钻研蛋雕技艺的同时,也向社区居民传授技术和蛋雕知识,至今为止举办各类活动262场,覆盖人群43880人。他还带领北新泾民俗工作室在暑期开设民俗推广公益课程,为1200多名社区青少年推送各类公益课60节,将传统艺术和环保理念带入了千家万户。
打莲湘是一种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北新泾街道具有完整的南派“打莲湘”传承,是长宁区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打莲湘已经从驱邪祈福的祭祀舞蹈发展成了深受百姓喜爱的文娱活动。北新泾街道拥有三支“打莲湘”团队,成员近50人。每逢传统节日,北新泾街道的“打莲湘”团队都会为社区居民带来节奏鲜明、动作活泼的精彩表演,也为北新泾的平安和发展送上诚挚的祝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北新泾街道,还有着一支由退休老人和读书爱好者组成的团队——“伏枥”读书会。
伏枥读书会创建于2006年,最初是由北新泾街道图书馆组建的读书小组。如今,伏枥读书会以及下属的居委读书会从刚开始单纯的看书读报,发展为了集读书学习、社交娱乐、公益服务、社会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读书会的同名会刊《伏枥》进一步总结了读书会的活动,把读书会从社区推向了社会,展现了读书会成员“老有所为”的风采,获得了读书会成员和社区老年人的广泛好评。
小梨园文化交流中心是北新泾街道从2015年起精心培育的一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组织。它本着以培养孩子们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为抓手,以“普及、研究、传承、实践”为宗旨,开设少儿京剧培训课程、创排新剧目,曾多次受邀前往新加坡、美国等地演绎传统国粹,孩子们参加的演出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并且在各种比赛屡获金奖。随着“小梨园”在北新泾社区的生根发芽,激发出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也为传统戏曲的普及、传承、创新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镜头一起来亲自感受下北新泾的文化魅力吧!
北新泾这片热土正在经历着大发展、大变样,传统与现代在这里融合,高雅与民俗在这里汇聚。但北新泾街道“发展造福百姓,文化凝聚人心”思路从未改变。传承与发扬,创新与发展,梦想与希望凝聚成了北新泾特有的“家园文化”,伴随着社区所有居民一起,唱响《我的北新泾》。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