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0月22日消息:今年8月底,金城里182号-186号的11户居民悉数搬离了居住数十年的金城里老宅。随着施工队伍的进驻,作为普陀区首批旧住房综合修缮试点、长寿路街道首个旧房修缮改造项目,金城里的修缮改造进入到正式实施阶段。
昔日气派职工公寓历经沧桑,住进“72家房客”
金城里曾是沪上赫赫有名的金城银行的职工宿舍,11幢砖木结构的楼房呈“丰”字形排列,带有art-deco(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外墙、简洁明朗的公寓式铁窗、内部的精致装潢都曾是这里居民的骄傲。
不过随着时光流逝,金城里的楼房结构日渐老损,屋顶瓦片翻翘,外墙面也挂水发霉;此外,原本宽适的员工宿舍,数十年间陆续住进了260户居民,“72家房客”式的生活条件,使得“如厕难、洗浴难、烧饭难”问题突显,影响着这里居民的居住体验与幸福感。
2018年年初,金城里作为普陀区首批旧住房综合修缮试点,正式启动旧房修缮综合改造,其中182号-186号因条件成熟成为第一幢进行改造的楼组。“金城里修缮改造,以城市更新理念,抓住保留保护历史文脉、改善旧区居民居住条件两条主脉络,在保留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运用微更新、渐进式的保护方法,有效改善房屋的结构、功能和居住舒适度。”长寿路街道成套改造办公室负责同志夏春笋介绍,目前项目已进入到实际施工阶段,计划2019年年中竣工。
使出昂扬“精诚力”,做让人暖心的民生工程
金城里修缮综合改造项目是惠利民生的民心工程,惟有以精细、诚恳的“精诚力”,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里。为此,长寿路街道携手普陀区房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谋划、详细部署,其中第一步就是摸清底数,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改造意愿征询。
工作人员历时近3个月时间,上门走访了金城里所有260户居民,其中249户居民表达了同意改造的意愿,11幢住房中的6幢达到全幢征询通过。
取得这样的成果并非得来全不费功夫,工作人员不但时常吃闭门羹,不时还会听到冷言冷语。上门向居民进行改造意愿征询的过程中,更有着令人唏嘘的感人事迹。陕北居民区主任陈国樑既是金城里的居民,也是居委会干部,双重身份的他主动挑起了上门征询工作的担子,架起居民和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想和居民面对面沟通,得等他们在家的时候。我们经常要等居民下班了才上门,工作到晚上九十点钟是常事。”
金城里经过多代人几十年的居住后,建筑原有的风貌被严重破坏,小区内还屡现私自搭建。在意愿征询阶段,长寿路街道还将“整体改造”与“无违创建”工作有机相融,先行整治一批违章搭建,促进改造工作推进。
党员率先签约,一户一策让居民得益均衡
6月下旬,在金城里所有住户完成改造意愿征询后,作为改造项目试点楼组的182-186号进入到改造方案征询阶段。
据介绍,金城里的改造实行设计师负责制。老房子改造要充分考虑均衡得益,因此设计采用一户一方案。螺蛳壳里做道场,设计师一户户上门走访测量,试点项目设计方案修改过多稿。普陀区房管局、长寿路街道、西部集团和章明设计坐镇接待居民,详细解答设计方案。
此外,党员也在群众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67岁的老党员蔡老伯一家成为第一户认可改造方案并签约的金城里住户。蔡老伯家原有住房面积28.1平方米,此外,还有不占产证面积的独用大阳台和楼上近30平的独用阁楼。而根据方案,改造后,住房面积增加到43.9平方米,但大阳台和阁楼却要全部“捐献”。“我上有一双九旬老父母,自己年纪也渐长,每天要从3楼跑到1楼烧菜做饭,这样的日子确实不方便。”蔡老伯笑着说,“而且我身为党员肯定要从大局出发,改造是这里绝大多数居民翘首以盼的好事,我要带头支持这桩工作。”
改造工程已动工,美丽家园众人期待
今年8月底,金城里182号-186号的11户居民悉数搬离了居住数十年的金城里老宅,修缮改造正式启动。他们翘首期盼改造后的新家将是什么样?施工单位向光负责人介绍,金城里旧房修缮改造项目将选用节能型门窗,新做卷材防水,增设保温。考虑到改造后居民在装修上可能会遇到非标产品购买渠道少的情况,试点项目改造后,户内将配置三件套功能整体卫浴,燃气灶,热水器,脱排油烟机,燃气泄漏报警,居室简单装修。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长寿路街道一户一户的听意见、一户一户的弄方案、一户一户的做工作。面对居民利益诉求多样、多变等问题,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锐说,“我们通过党员做群众工作、通过群众做群众工作,尽可能争取满足大家合理利益诉求的最大化,争取推动大家参与改造过程的最大化,让每个居民成为改造的受益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