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陆津同志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20年以来,始终坚持用心干事业、尽心履职责、倾心保安全,认真负责,严格执法,敢于碰硬,树立了勇担当、敢碰硬、强执法的安监卫士形象。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安全是一种态度。态度影响安全,态度促进安全,有的人对安全态度不端正,心存侥幸,忽视安全制度,认为没有那么严重,事故不会发生,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态度消极,能拖则拖,能敷衍则敷衍。要知道,一个小小的差错就是巨大的隐患,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能让生命处于险境。
“你们骂我,但一旦发生事故,是谁受伤?我的职责就是尽量让每一个在外辛苦劳作的人平平安安回家。”陆津每天奔波在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单位、建筑工地、拆房工地、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生产执法第一线,不放过一点的蛛丝马迹,排查和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并避免了多起生产安全事故。群众从不理解骂骂咧咧直至欣然接受,最后主动要求执法人员上门,过程看似简单,但却是不平凡。只有始终灌输“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严、勤、细、实,严格按安全规程办事,对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检查到位,不漏过一个疑点,不放过一个死角,不疏忽一个细节,才可以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宁负家人不负职责
安全是一种责任,有了责任才能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真正理解责任重于泰山的深刻内涵。这种责任源自于父母不厌其烦的唠叨,源自于妻儿深情的期盼,源自于领导再三的叮嘱,源自于同事友情的提醒,源自于企业的发展与兴旺。
孩子面临中考,妻子重病未愈,多事之秋,背负的太多太多,但陆津同志怀着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从没有请过一天假。休息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对陆津来说家常便饭,不管是周末还是深夜,只要一接到事故报告,陆津都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
宁舍私情不舍大义
安全是一种观念。观念决定行动,观念指导行动。没有安全观念的人就没有安全忧患意识,就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后果。陆津坚持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需要、安全就是效益的安全生产观念。
“我们是老同学”、“你爸爸和我老战友”、“我和你兄弟认识”、“某某领导是我朋友”……面对来套近乎的违法者,找人求情的违法行为,陆津总是铁面无私。“企业要发展我支持,但隐患逾期不改必须依法处罚”、“处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整改是必须的。”只有无私,才能无畏。陆津刚正坚毅的处事原则带来了安监执法权威性的极大提高。
法不容情义不容辞
认识陆津的人都说,他是一个非常和蔼热情的人,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不过,企业心里可都有数,只要不犯事,他客客气气,要是真有了安全疏漏被发现,他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敢于碰硬,有为有威,这是陆津的工作态度。安全工作无小事,企业或个人的一点疏忽,往往就会造成一个家庭的破碎,因此严格执法不容说情,是一名安监人的职业操守。
就在防汛防台期间,位于虹口区纪念路的一处装修工程人员出现了麻痹思想,想在暴风雨前的宁静时刻抢时间,认为黄色预警也不过如此,继续施工没什么大不了。陆津一个“四不两直”,直接开了停工令,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实施了行政处罚。单位有些不服气,认为他小题大做了,也没发生什么大事,难道就不能“高抬贵手”?“有驾照才能开车。驾照过期,就算你是老司机,能上路吗?出了事故,谁的责任?”陆津的一番话,让对方不吭气了,乖乖受罚。
心语心愿
我们的努力或许看不到实际效益、或许看不到经济成果,但终有一天,安监工作会让更多人明白:安监工作是行善;安监工作是积德;安监工作是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