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黄浦拟定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总体规划

2018-10-19 11:03:14发布100次查看

论坛上,专家学者和社区工作者们各抒己见记者宋梅摄
10月13日,黄浦区发布《黄浦区社区工作者能力报告》并正式启动“黄浦计划”。当天下午,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举办的“城市社会治理国际比较高峰论坛”系列活动中,副区长左轶梅希望参与“黄浦计划”的学员们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清晰的职业定位、创新的治理理念和适应社会治理需求的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黄浦计划”的执行中。
据了解,《黄浦区社区工作者能力报告》是制定《黄浦区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总体规划》的依据,而“黄浦计划”则是该项规划的核心内容。根据“黄浦计划”,黄浦区将在2020年培养100名新一代社区治理领军人才、骨干人才。
据《黄浦区社区工作者能力报告》显示,在黄浦区社区工作者年龄分布中,80后群体以36.6%位列第一,已成为社区工作的顶梁柱。马骥,是五里桥街道80后社区工作者中的一员,他在2009年成为初级社工,2015年被选举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也是当天启动的“黄浦计划”的第一期学员。他认为,在全面深化社区治理工作的大背景下,年轻人从事社区工作大有可为。
随着90后人群的逐渐加入,黄浦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出现老中青三代人携手并进的可喜局面。正如有着27年居委会主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工作经历的“老法师”朱国萍所说,老中青的班底结构对于做好社区工作颇有助益,老同志热情并且深度了解居民需求,开展调解工作水平尤其过硬,压得了阵;年轻人成长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信息化时代里,对新媒体、新技术驾轻就熟,不同代际的社区工作者相互配合和取长补短,更有利于服务好社区居民和落实好各项社区治理政策。
作为中心城区和老城区,黄浦区面临着高档小区与二级以下旧里并存、“空挂户口”与大量外来人口并存、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与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并存等现状,这也对黄浦区社会治理工作和社区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为民服务的能力和社区治理水平,黄浦区积极寻求“智库”支持,与各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同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探索社会治理新方法,培养社会治理优秀人才。根据《黄浦区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总体规划》,黄浦区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在规划方面将更具整体性,内容设置方面和培训形式方面也将更加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黄浦计划”在实行中,将创新性地采取“居民区社工+高校专业社工”融合合作的团队培养模式,在提升解决社区治理问题和社区自治共治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互补。通过滚动开班、为期一年的培训指导,“黄浦计划”将为黄浦社区治理培养出新一代骨干脊梁。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与会嘉宾还从社工职业发展、社会治理需求角度,为台下年轻的社区工作者们解惑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社工,并亲手为首批学员代表赠送相关书籍。
在当天下午同时进行的“中国城市社会治理的地方经验比较”分论坛活动中,黄浦区还以《建设“零距离家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家园共同体》《大都市中心城区楼宇社区治理的探索》为主题,和来自北京、成都、广州、深圳,以及新加坡等有着良好社会治理实践经验的城市进行了经验和智慧的交流。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