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期“2018年上海市十佳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名单先后揭晓,青浦区有1位老师获评“上海市十佳班主任”,4位教师荣获“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称号。让我们来看看哪些教师获奖!
2018年上海市十佳班主任名单
(青浦区)
上海市青浦豫英小学郭娟(女)
2018年上海市优秀班主任名单
(青浦区)
上海市青浦区实验小学徐健(女)
上海市青浦区逸夫小学于淼(女)
上海市青浦区珠溪中学王思远(女)
上海市青浦区东湖中学朱丹(女)
她们以崇高的师德、精湛的育人艺术、科学的教育方法,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一起来认识他们~
爱与责任托起飞翔的翅膀
青浦豫英小学郭娟
郭娟——“上海市十佳班主任”、青浦区“春晖奖”“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获得者。
郭老师积极利用班级微信群、家长会、家访等平台,完善班级家委会制度,挖掘家委会的功能,与家长密切合作,积极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成为家长眼中的好伙伴。她会利用闲暇时间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针对每个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家访拉近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形成了教育合力。郭老师把每个孩子都放在眼中,藏在心里,用心和家长沟通,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郭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大家寻找小岗位、选择小岗位、服务小岗位,从而构建起班级管理网络,实现班级自治,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班风,增强了班级凝聚力,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郭老师着力打造特色班级活动,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整合家长资源、学校的文化资源、社会的场馆资源等开展系列活动。活动中,她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学生在体验与尝试中不断提升自我认同感,并且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品性。
郭娟老师将秉承着一颗赤子之心,用爱与责任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让班级成为每个学生的快乐家园
实验小学徐健
徐健老师以充满智慧、充满情感的班级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快乐家园”的创建,以此为努力方向而尽情挥洒着激情和汗水。
一、建立小组职能部,班级管理自动化
徐健老师进行大胆尝试,在班级里实行了分层管理:班主任管理10个中队干部,中队长管理9个中队委员,职能部部长管理6—9个干事,各部门干事管理7个小队长,小队长管理6—8个队员。
每次开学,徐健老师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小队优化组建。她先“公开聘用”7个能力较强、热心于各项活动、表现欲较强的“骨干”成为小队长候选人,再由他们去“招兵买马”,最终形成一支男女生平衡、实力强弱搭配的小队。小队组建以后,她指导各小队完成队标设计、小队目标确定、公约制定、明确分工。
然后徐健老师组织了一场本班人才招聘会,自主组建中队职能部,把班级管理权下放给各职能部,但由于学生能力相对较弱,工作经验不足,缺少工作方法,徐健便手把手指导各职能部如何制定自己部门的职责、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实行评价。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徐老师联合岗位部将班级管理的具体事务细化出若干个岗位,共同立下岗位职责并公开进行认领,并把岗位一一归到相应的部门。
为了激励各小队的自主管理、班级的民主管理,徐老师提倡在班级中开展每月一次“星级小队”的评选。活动部连同其他各职能部一起设计了《小队一周评价表》,每周一次小队队内自评。
二、搭建体验式平台,班级活动常态化
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舞台,徐健老师结合本班实际,开展班级嘉年华活动,分别是爱心专场——小小义卖会、运动专场——小小运动会、艺术专场——小小达人秀、读书专场——小小朗读者、科技专场——小小科技节、社会实践——小小探索家,寓教于乐。
徐健老师还开展了“我们各有所长”、“祖国妈妈,我爱您”、“小岗位体验活动”、“我是小主持——十分钟队会”等特色活动,学生在班级的各类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集体活动中互相帮助,相互鼓励,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三、开发家长微课程,家校携手合力化
徐健老师注重借助家长资源,凝聚教育合力,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教育之中,把家长请进“门”,在班级微信群中组织讨论,得到了家长们更多的自荐与互荐,经过梳理整合优化后,产生了一系列家长课程。
家委会根据家长的不同资源,在不同时期陆续推选家长正式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家长课程深受学生们喜欢,学生们不仅获得知识,也能亲身体验,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各种信息又通过家委会在微信群中汇集、碰撞,及时地上传活动照片,交流活动体会。
寒来暑往又一载,徐健老师将用爱与责任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用心育苗收获幸福
逸夫小学于淼
于淼老师是青浦区逸夫小学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目前是国家少儿心理咨询师、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青浦区十佳班主任、2018年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特聘教师。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她用一颗慈悲的心播种每一株种子,用真诚善良培育每一株幼苗。
一、爱心扶苗:日记传情,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
自2002年,于淼老师用日记本搭建和学生沟通平台,近千册的“鸿雁传情班级日志”记录着孩子的童年记忆,偶尔给家长的信也成为家校沟通最有情感色彩的礼物,生生矛盾信中解决,师生矛盾信中释怀,亲子矛盾信中支招,单亲案例信中助力,家校矛盾信中诉情,终身教育信中传情。师生间用笔营建着诗意生活,用爱心汇聚正能量。
二、慧心育苗:节日教育,引领学生文化的传承
2015年起,于淼老师抓学生认知中华传统文化弱点,梳理节庆风俗背后浓厚的人文积淀,依托六大传统节日,开发并组织实施班级德育活动课程,三年间,苗苗们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民俗活动中,了解民俗节日的具体内容,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打造班集体特色文化。《传统文化润心田——民俗节日教育小学班级活动案例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三、精心育苗:主题教育,塑造学生人格的养成
2011年起,于淼老师针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规律和本班学生实际的成长需要,在一年级上《我是小学生啦!》帮助学生自我角色转换,融洽师生关系;二年级利用小干部、小岗位开设《小岗位,我能行!》帮助孩子们自我认同;三年级设《珍惜时间》《规矩》侧重教育孩子们珍惜时间,建立诚信;利用四年级孩子的好奇心,组织孩子们懂得合作,在自我体验中成长;五年级毕业班,开设《爱上读书》《孩子,你准备好了吗?》等主题教育课引领学生自我体验,引发自主合作学习习惯养成。
四、走心育苗:绘画分析,助家庭教育一臂之力
十五年里,于淼老师多次走入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她运用绘画心理学分析技术,针对家长近期焦虑和绘画中反应的情绪进行儿童心理的分析和评估,方法有的放矢地指导家庭教育误区,给更多的父母情感抱持,用倾听和共情等手段有效缓解家长焦虑,实现家校共育。
生命如花,用心育苗。十五年班主任工作于淼老师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却有智慧的眼睛,平和的心境。她始终相信,只要用呵护露珠的心灵去抚摸每一株小苗苗,就会收获班主任的幸福。这幸福是孩子们用爱编织的毛毯,也始终给她温暖……
和孩子们一起追梦
珠溪中学王思远
王思远于2011年6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英语系,回到母校珠溪中学成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这7年里,她始终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并兼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2011学年年末,获得了新教师提前入编的奖励,2012学年度,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被评为2012学年度上海市快乐中队、2012学年青浦区红旗中队。2013学年度和2015年度被授予了行政记功。2014年和2016年申报的课题获区级课题立项。2017年被评为“青浦区十佳班主任”和“上海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多篇研究成果在市级或区级期刊上发表。
几年的班主任实践体验,让王老师品尝到了班主任的酸甜苦辣,沉浸其中。在她看来,班主任工作就好像一杯浓郁的美式咖啡,刚入口时,是苦涩的,但之后的回味却是无比的甘甜。确实,她和孩子们启航在追梦的路上!
一、和孩子们一起共筑乐园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次接手新的班级,王老师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制定班规。鼓励孩子们积极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还会在班级中开展征集班名、班级图标、班级格言等,在这样创造的过程中,增强全班同学的凝聚力,产生“我们的班级,我们的乐园”的主人翁意识。
二、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经典
“读书节”是珠溪中学传统特色活动。在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中,王老师通过建立图书角、布置教室墙面等,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多元的、和谐的阅读空间,营造文化氛围。同时开展“书非借不能读也”换书借阅活动、“与父母共读一本书”亲子阅读活动等,引导学生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打好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三、和孩子们一起体验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王老师发现孩子们表现欲很强,她便抓住契机,在班级里开展“小小剧院”活动,让孩子分小组进行英语舞台剧改编和表演,并定期进行展示活动。
在舞台剧的编写和表演过程中,学生们对于英语的兴趣日益浓厚,总能在过道中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正因如此,王老师班的英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四、和孩子们一起彼此关爱
王老师始终用她最实在的行动去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她把有“轻生”念头的小女孩带回家,和她同住整整一周,直至女孩情绪稳定;她每天接送住在乡下乘车不方便的学生,四年没有间断过;她在寒冬的深夜去不知名的村庄寻找离家出走的小男孩;她多次上门家访因为网瘾而逃课的少年;她给家庭贫寒却刻苦学习的学生买冬衣……
做一名教师是王思远老师儿时的梦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更是她一生的追求。班主任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她愿意和孩子们一起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共同成长!
用心育人,静待花开
东湖中学朱丹
再回首,朱丹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已经跨入第九个年头了。回首这九年,刚起步的慢慢摸索和现如今处理学生问题的淡定自如交相辉映着。
一、播撒爱心,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朱丹老师的导师曾对她说:“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根本,爱是教育的手段,爱更是教育的目的”。当朱丹老师站上神圣的三尺讲台,面对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家长们信任的眼神时,朱丹老师便知道,自己必须用实践来体悟导师的教导。
小g同学,人高马大,满脸青春痘,性格内向自卑。通过多方观察和了解,朱丹老师发现他的自卑一部分源于那满脸的青春痘,一部分源于自己那平平的成绩。朱丹老师开始向各方请教治疗青春痘的方法,家访时,和他在楼下绕着绿荫小道散了三个多小时的步,使他在谈话中敞开心扉。高三春考报名时,他的家人想让他报名试一下,他却坚决不同意。僵持到最后,才说出原因,原来是因为不想提前离开班级,更不想提前离开朱丹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还有什么能敌得过孩子们对你的感情,对你的信任,对你的依赖呢?
二、团结一心,引导学生自主自育
朱丹老师用了一套金字塔管理模式来进行班级管理:将班级分为四个大的团队,其中班主任直接管理的四个班委称为一级管理员,下一层称为二级管理员。以班长的团队为例,班长直接管理纪律委员和文艺委员,纪律委员管理同学1、2和3,组成一个四人小团队,文艺委员管理同学4、5和6,组成另一个四人小团队,这样两个四人小团队加上班长一共就任组成了班级的一个大团队。使同学间互相信任,使班级更团结。
三、精心设计,发挥班会教育功能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而教”可以说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道德作为一种实践智慧,最有效的途径是在实践中习得,在活动中感悟。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呢?作为班主任,朱丹老师觉得要牢牢抓住班会课,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育是一项马拉松式的慢跑。要教得有效,育得无痕,首先要跑进孩子们的心灵,用真心去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自愿和你一路去慢跑,分享一路酸甜苦辣,收获一路硕果。总之,在班主任这条神圣的道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