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美术教研员陈洪超:从画中来 到画外去
2018-10-18 10:33:57发布189次查看
据崇明区消息:崇明有一个美术(艺术)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由岛上中小学共十多名老师组成。这些老师年轻、优秀,是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洪超,也是区美术教研员,他会定期组织大家讨论美术课堂教育。陈洪超的工作室,位于区教育学院。地上摆着的、墙上挂着的画作,墙角的干莲蓬,随处可见的书籍……让人走进室内,便瞬间静下心来。一张大型画桌,是陈洪超创作的地方。
画里画外,陈洪超很忙。游走于乡间田头的风景中,穿梭在各中学的课堂间。在工作室成员刘竞程的眼中,“陈老师为人和善,对专业精益求精。他常常问我们:最近在绘画上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考?”
从生活到艺术
陈洪超六岁时拿起画笔,爱上画画。他把4分钱一张纸,裁成一小块一小块,临摹身边能找到的所有的图片。别的孩子在外面野,他却能每天安安静静画几个小时。“对我来说,画画的时间过得特别快。这是享受,是最开心的事。”初二的时候,他在母亲厂里的黑板上,画车间里面的东西。母亲的同事看到了这些画,觉得陈洪超很有天赋。“他是专门画宣传海报的,觉得我画得好,开始教我一些技巧。”后来,陈洪超参加了城桥中学的画画培训班,开始正式学习绘画,只要参加绘画比赛,总能拿一等奖。
1981年,陈洪超18岁。他被分配到银行工作,心中却始终放不下自己的绘画梦。如果那时候和生活妥协,或许陈洪超依然是一个银行职员。两年后,陈洪超参加高考,如愿考上了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
数十年来,他不断汲取历代名家的艺术魂魄,如宋人的线条,元人的水墨,明清的笔法;更潜心于道家的思想,佛家的理论,儒家的文化。广收博取,兼容并蓄。画力、眼力、心力与日俱增。2012年去中央美院进修,让他对笔墨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他开始更关注如何把水墨的特性挖掘出来,展现意境。陈洪超把他的中国画概括为“印象·意象”。
他喜爱自然,内心向往自由,他说“有野趣”的地方更能吸引他。前段时间去青海,他带着眼睛去,把风景存在心里,回来负责“默写”。“画的时候没有参考图,不是一比一复刻,不为形所拘,要由心而发。”所以他常常需要思考,怎样把“感觉”画出来,怎么让一幅画“活”起来。“一要师古人;二要师自然;三要师心源。这是形成自己风格的过程。艺术创作最终一定是传递内心世界的东西。”
陈洪超的画作里和崇明有关的多是乡村小景。他觉得崇明乡村,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美:北面农场人口少,偏宁静;而陈海公路沿线,生活气息更浓。他常常一个人去乡下采风,感受一年四季庄稼的变化下不同的景色;也会去菜市场,看讨价还价的市井气。大风大雨天,别人都躲在家里,陈洪超却偏偏跑去江边看浪花,因为“那是阳光灿烂的时候没有的感觉。”
2012年,陈洪超在崇明学宫办了一场以“意象”为主题的展览,得到了行业内的好评。“办展览是一种文化交流,能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馈,从而看清自己。如果能给别人带来心理上和视觉上的享受,我会很高兴。”
陈洪超欣赏毕加索,“他一生中一直在突破和改变。”他也喜欢齐白石的作品,“构图、技法、感觉无人能及。哪怕简简单单画两片菜叶子,艺术性也很高。”
陈洪超平时再忙,也会每天坚持阅读和美术相关的前沿资讯,不断提升自己的视野和专业思考。“画画需要不断地学习,要了解时代的发展。从事艺术,脑子是不能停止思考的。”
从美术到美育
大学毕业后,陈洪超被分配到育林中学。当了8年美术老师后,因各方面表现突出,他被调职至区教育学院当美术教研员,主要分管中小学的美术教研工作。
“通过参与二十几年的美术工作,我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在教研工作方面,陈洪超立足本土美术文化,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艺术知识、艺术创意等方面出发,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崇明岛的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稻田、乡村,岛上的艺术资源和大城市有一定差距。”因此,陈洪超建议老师们多组织学生去美术馆看画展,或是去市区听音乐会。“培养孩子多元的审美,多看很重要。让他们更多接触艺术,也要让他们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去创建自己的审美。”
陈洪超把美术教研员的工作比作桥梁,“教研活动可以增强老师与老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他说,作为美术教研员,要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在教师培训过程中,他认为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注重“三支笔”,即画笔、粉笔、钢笔。“作为优秀美术教师,要能绘画、能教书,还能写教学论文。”
公开课前,陈洪超会去听课帮老师们把关,听完课要进行辅导和点评。除了课堂教育,目前“乡土课程”的创建也是重头戏。“崇明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偏农村。上沙和下沙也有不同的资源,比如东滩的鸟文化,向化的灶文化……”陈洪超说,很多在崇明长大的孩子,对崇明各地的特色却并不了解。他让老师们多挖掘适合本地学生学习的美术资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岛爱家乡情结。他也希望美术老师们可以把社会热点融入到课堂中去。
在陈洪超看来,提升审美是全民的。作为区艺术沙龙成员,在崇明区委统战部的组织领导下,他经常参加本区的书画文化送下乡活动,让普通民众在家门口也能感受高雅文化。
此外,陈洪超在2016年被评为崇明区民革支部先进党员。作为一名民革党员,他积极参加民革组织的各种活动,特别是祖统工作,为民革献计献策。他还多次参加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地的书画展,弘扬祖国传统书画文化;也经常拿出自己的画作,参加党派的公益义拍义捐活动。他认为,“借由书画与外界交流研讨,能让岛外人民更加了解崇明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