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崇明对标世界级生态岛标准 主动作为

2018-10-18 15:15:50发布124次查看

据崇明区消息:随着生态岛建设的深入,崇明区居民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对于生产企业扰民问题的投诉逐渐增多。但环境监管部门有时囿于企业达标排放而缺乏强硬的监管执法手段,居民投诉始终难以彻底解决。一边是依法行政的瓶颈障碍,一边是老百姓的迫切需求,这时崇明信访部门在其中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位于新海镇北沿公路上的上海勃浩管业是一家塑料管材生产企业,自2007年起,与企业一墙之隔的红星社区洪中一村小区居民开始反映企业存在噪音和废气污染,干扰了居民正常生活。尽管多年来企业不断在整改,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但附近居民仍颇有微词。
  到了2017年,洪中一村小区居民再次将问题反映给了信访部门,并下了“最后通牒”:不是企业搬走,就是我们搬走。接到群众信访诉求后,区信访办牵头区环保局、新海镇人民政府赴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并组织信访代表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听取群众诉求。居民赵老伯说:“小区里经常弥漫着浓重的橡胶味;夜里,管材切割发出的噪音还吵得居民无法入睡。”
  崇明区环保局多次前往勃浩管业进行执法检查,先后3次对厂界臭气以及厂区噪声进行监测,但监测结果均显示,臭气浓度、昼夜厂界噪声达到老企业所适用的“二类区域标准”。环保部门认为,企业环评手续齐全,监测结果也达标,但因厂区距离居民区太近,“达标仍扰民”的情况客观存在。由于企业成立时间较早,符合当时办厂条件,经营、环评等相关手续齐全,环境监测数据达标,除企业自愿,政府部门无权让其强制搬迁或责令其停产停业。
  有关区领导和区信访办负责同志也数次来到企业。在“达标”之外,大家还是“眼尖”地发现了一些问题:在生产线上,产生异味的区域并未进行封闭隔断;废气收集管道口径小,收集效果不佳;整个厂区仅有一套废气处置装置,运行台账记录也不全面,厂区废气的处置效果得打个“问号”。此外,仅对边界臭气进行监测也有些片面。
  为妥善处置这一信访矛盾,有关部门首先从督促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着手,尽可能减少生产作业对周边居民带来的生活影响。区环保局查找企业可改进空间,并先后向勃浩管业提出了几项整改措施,先要求改进生产流水线上废气吸收装置,再要求生产过程中车间密闭,并对车间大门、窗户进行修复;还要整改烟囱,使其高度达15米,做到高空排放,另外企业还要尽量避免最大工况作业,工人作业特别是搬运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噪音产生。同时,新海镇人民政府积极开展企业与居民间的协调工作,搭建双方沟通交流的平台,初步获得了多数居民的理解。
  这一信访件虽然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处置,但为了不让这一信访矛盾“旧疾复发”,同时也是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崇明区信访办认为要更加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崇明区信访办主任张振斌说:“洪中一村所在区域属于农场售后公房,是成熟居民小区,体量较大,短期内无任何项目规划,通过居民搬迁的方式解决问题不现实,那只有让企业自愿搬迁或者关停这一条路了。”
  区信访办会同新海镇相关领导找到企业负责人蔡某,希望他将企业关停。蔡某一开始十分抗拒:自家企业各项手续齐全,检测也达标,每年还能产生几百万的利润,凭什么说关就关?工作组人员向蔡某指出:“环保监测结果虽然达标,但适用的标准却是10多年前的,这符合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大背景吗,企业关停是迟早的事,你更应该早做打算才对。”蔡某听后陷入了沉思。
  期间,崇明区政府多次召开政府专题会议,就矛盾处置和化解工作提出了有关工作要求。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车轮战”,多部门不厌其烦地做工作,今年上半年,勃浩公司终于决定实施关闭停产,并提出请求政府对其进行收购。新海镇、环保局、经委、土地储备中心、房屋征收中心等单位,着手研究对勃浩公司收购事项。随后,区政府召集上述单位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细化收购事项。目前,各项收购事宜正有序展开。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