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肤就像房子的地基,紧致的肌肤能更好也更容易打造美丽的妆容。”日前,一堂特别的化妆课在唐镇文体中心举行。在台上教学的是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师向薇,台下的学生则是40多名社区阿姨。
从本月起,这样的免费专业化妆课将开进浦东的36个街镇,这是浦东将艺术院校的专业资源引入“家门口”文化服务,以此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这意味着,今后社区群文演出的化妆水准将有一个质的提高。
当日,在名为“我的美丽我做主——美丽计划书”的化妆课上,向薇从形象意识、基础护肤、基础化妆教学、打造整体形象四方面切入,向学员细致地介绍了化妆技法:不同类型的肤质有不同的护肤与化妆方法,妆前基础护理需掌握正确的步骤;而容易被忽视的眉毛,只要恰如其分地画上两笔,不但可以在视觉上修饰脸型,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整体气质……台下的“阿姨”学员们聚精会神地听讲,时而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时而小声地讨论。
光说不练假把式,向薇还带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现场为阿姨模特化妆。抹匀妆前乳,扑上粉底,画上眼影,涂上腮红,添上唇彩,短短10分钟,一个简单的妆容就完成了。
“快来给阿姨照张相。”大三学生王聪接过手机,为一名“阿姨”进行妆后留影。“好像睫毛还不够翘?”听到“阿姨”的意见,王聪一口答应,从一个硕大的化妆箱中取出睫毛夹,完善眼部妆容,再掏出镜子让阿姨验收。这时,“镜中人”笑了:“哎哟!感觉自己年轻多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并不随年龄而改变。”社区居民陆惠萍介绍,她常常参与社区里的舞蹈群文演出,演出前的化妆都是自己“瞎弄弄”,容易化得不协调,“今天有了专业院校师生的指导,我们把化妆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都学到手了。”
向薇表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既服务过高端秀场的模特、影视剧的演员,也曾为参加社区演出的居民化过妆,而这两者的指导理念是非常不同的:秀场化妆属于创意化妆,需要配合服装设计,助力提升舞台效果;而针对社区居民的化妆,则需要根据居民各自的脸型、皮肤状态、活动性质来设计妆容,化妆强调和谐感,让社区群文爱好者看上去更加年轻漂亮。
记者获悉,从本月起,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将组织师生小分队,分别走进对口的12个街镇开展“家门口”服务,为浦东36个街镇的居民上化妆课。“化妆是舞台幕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艺术院校的专业师生的点拨指导,社区文艺骨干更懂化妆,这将提升浦东群文演出的舞台效果,同时也让更多社区居民的个人形象得到提升。”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浦东目前正着力提升“家门口”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浦东广泛开展社会联动,引入专业院团、社会机构、艺术院校的优质文化资源,设计适合居村、贴近百姓的文化产品,满足百姓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而化妆培训进街镇,则将进一步增强社区文化团队自我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