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不断改善水质环境 留下广中“绿水青山”
2018-10-18 9:33:30发布97次查看
据虹口区消息:习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出了保护水资源环境的极端重要性。2017年,全国开始推行河长制,我成为辖区内俞泾浦和沙泾港的二级河长,自觉重任在肩。一年多来,我履行河长职责,努力开展巡河、治河、护河工作。
多维巡河
“俞泾浦河道旁发现偷倒垃圾,正在寻找偷倒源头”“已经找到,正在联系城管中队到场处置”“处置完毕”。街道河长制工作群中不时闪现这样的对话,这是街道多级巡查发现、快速处置机制所形成的一个闭环,街道坚持对各类可能产生的污染源高压严打,新建违建、河道排口、河岸垃圾乱堆、捕鱼等行为无处遁形。
“今日河道各项监测指标如下……”这是街道综合管理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上的一个界面,显示的是安装在街道两条河道出入口5个监测点的实时监测数据,能够实时判断流经广中辖区内的河流是否发生污染,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广中智能巡河模式。
高效治河
在治河方面,积极与综合管理执法工作相结合,建立了一岗多能、协同高效的工作队伍。一年多来,完成18处计5666平方米违建整治,完成2处排口、6处雨污混接的改造工作。记得在巡河中,我发现了齿科材料厂楼顶的违建,发现了同乐村河道旁房屋的排口,要求河长办会商对策立即着手解决,同时积极协调区旧改指挥部、3516厂等相关部门、单位,经过二周左右的努力,两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违建被拆除,排口经重新排管引入小区内污水管网,彻底解决了污染问题。
共治护河
街道积极推行共治护河工作,在河长办成立之初,即向河道沿线小区、单位发放了河道共治责任书,将河道治理工作重点放在岸上,压实了沿线小区、单位、居委的责任,同时建立河道义务监督员队伍,带动更多力量参与到护河行动中,努力树立水岸共治意识,改善生态大环境。
河道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作为河长,仍有很多努力方向。街道将继续瞄准河道治理薄弱环节,一是与小微水体负责人(小区物业、单位等)建立实时报警联络机制,试点安装水质实时监测装置,一旦发生水质污染情况,由街道综合管理指挥中心督促小微水体负责人及时整改;二是开展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工作,明年力争完成10个小区的改造,努力将“治河先治岸”的理念推向深入;三是在河道水质改善上下功夫,除了继续加大力度消除入河污染源外,在2019年探索通过曝气、水生植物、微生物调节等手段不断改善水质;四是持续打造沿河景观步道,部分已经成熟的沿河步道在环境美化、功能提升上仍有很大的空间,我们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景观改造,打造更加亲民、宜行的亲水平台。
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改善水质环境,做到水清、岸美,留下广中的绿水青山。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