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国际艺术节19日开幕 《创世秘符》即将揭开面纱

2018-10-18 1:45:25发布90次查看
原标题:用交响乐展现根深叶茂的中华文化
  东方网10月18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本周五,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就将开幕,作为开幕演出,交响神话《创世秘符》也将揭开面纱。《创世秘符》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作曲,陈钦智任文学策划,余隆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与沈洋、石倚洁、周正中、韩蓬、宋元明、朱慧玲等联袂演出。昨天接受采访时,叶小纲表示:“写这个作品启发了很多想象力,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千载难逢的,我认为对于中国传统古典神话的开掘可以有更深入的探讨。”
  探索中华古老文明起源
  《创世秘符》全曲七个乐章,通过大家从小熟知的创世神话,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浪漫的想象力和杰出的创造力,以及其中所传递的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民族精神。  《创世秘符》的创作源于叶小纲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是他长期酝酿的一部作品。中国的传统背景、中国的古典精神,一直是他很看重的东西。叶小纲表示,生活在当下不知远古传说,犹如漫步一个伟大的博物馆对稀世珍宝视而不见。就拿《山海经》来说,整整十八卷文字的瑰丽神奇,都是人们非凡想象力的结晶,也是华夏民族悠远的启蒙之光。它记载了时间、空间与地理运动,里面的一切都成为我们民族的深邃秘符。
  在创作这部作品之前,《山海经》、《淮南子》、《天问》这些古老的经卷作曲,叶小纲都一一拜读。在他看来,《山海经》就是人类的第七灵感,是人类诠释未解世界的一个尝试。
  探索古老文明的起源,这是叶小纲创作《创世秘符》的动因。他表示,神话是人类精神的微妙暗示,《女娲补天》原本是臆想,在华夏却成了励志的象征。神话其实是人类的古老智慧,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把它藏在博物馆、图书馆里束之高阁,总是有些可惜。创作神话主题的作品,本身也是对伟大文明的探索。文化自信的树立离不开坚实的文化基底,加深对文化精神源头的索求,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
  艺术家通力合作打造精品
  叶小纲坦言,这是非常大的荣幸为艺术节打造开幕演出。“远古的神话对我来说有40年的情结。我上大学时,第一个作品就是和远古的神话有关,当时没有能力写,因手段有限,那是才二十几岁,写过几段,精卫填海、女娲补天,但手稿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国际艺术节和我讲,上海去年一整年都在为整个中国文化的源头做梳理,上海出了很多著作、书、美术、电影,他们希望在音乐上也有一部这样的作品,我知道上海已经写过一台,我也很高兴加入这个队伍中,为上海整个文化工作的思路,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叶小纲表示,能和上交合作也是他这次答应创作的一大原因之一。
  作为上交的艺术总监,余隆昨天也认为,《创世秘符》是一部体量很大,需要各路艺术家通力合作才能打造的精品。据悉,《创世秘符》集结了叶小纲、余隆、沈洋、石倚洁、周正中、韩蓬、刘糰、宋元明、朱慧玲等一大批艺术家。
  余隆昨天说:“中国的文化如何能传递到全世界,这是所有人的工作,也不要期望一蹴而就。不断积累、创作,不断去写,去演奏,不断去把中国文化的故事和值得传颂的事件传递到全世界。谢谢叶小纲,谢谢文学策划陈钦智,他们真的不容易,这是真正的创作。我认为很多作品是抄的,但这部完完整整从文学脚本,到音乐都是从无到有一个个字一个个音符创作出来的,我期待它能够成功演出。”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