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两只喝水的乌鸦 给长宁的她带来了这样的启发

2018-10-16 16:38:45发布98次查看
  回眸长宁开展大调研工作以来,无数年轻的身影沉到第一线、面对面、零距离地与群众交流,真正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在为长宁加快建设国际精品城区而奋力拼搏的同时,不断历练、成长。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调研故事,是从一次“showtime”的华丽转身讲起。
本期嘉宾:
周家桥街道社区党建办高佳雯
党建工作要做好,了解情况很重要。上情下达的偏颇,下情上达的疏遗,最终都会导致服务效果差强人意,老百姓的满意度也会大打折扣。
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呢?显然,大调研是让我们走进社区,和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掌握第一手民生需求最好的敲门砖。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尤其是今年的大调研走访工作,我们的居民区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在走访中,有三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一次触动人心的申请
社区内一名93岁的老同志提出入党申请,并将他几十年来和党组织发生的千丝万缕点点滴滴的交集汇编成一本回忆录,表达了对我党的执着追寻。
一件民心所向的实事
为了满足多层住宅小区老百姓加装电梯的迫切需求,周桥从挖掘社区能人到组建自治联盟乃至孵化培育民非组织,短短两三年内实现了3部电梯建成、5部电梯立项。
一面充满回忆的围墙
无违建居村创建中,老百姓反映拆违后沿街灰凸凸的围墙太过死板毫无生气,于是我们打造了以改革开放40年为主题,展现周桥旧貌换新颜前后对比的宣传长廊。
这三件事都发生在居民区党组织中,对他们而言,走家串户听意见就好比是“开门第八件事”。
但是若要走进楼宇园区,和两新党员、青年白领建立起这番“走心”的关系就要另费一番功夫了。
有人可能会说党建不就是“三句话”、“三件事”嘛。
“三句话”:你是不是党员?组织关系在哪里?今天你参加党组织生活了吗?
“三件事”:交党费、上党课、过主题党日。
对此,我有过切身的经历:走进一家两新企业,用上述三句话、三件事开门见山,结果等待我的就是一场“尬聊”,那一次的印象让我无比深刻,也从中琢磨究竟应该怎样破冰。
在一轮摸爬滚打之后,我们总结出了一套show time工作法。
第一步,通过“seek”,找准切口。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扫楼对于党务工作者来说那是每天的必修课,挖掘出楼宇园区内的“隐形”党员是加强两新党建必须跨出的第一步。
以往简单的敲门、say hi、问你是党员吗?得到的回应一定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周桥的党务工作者从来不是一个人,也绝不是空手上门的。这份“上门礼”整合了党建、团建、工建、统战、妇联、税务、工商等各部门条线的服务内容,所谓“礼多人不怪”,有了这套组合拳,上门调研再未吃过“闭门羹”。
第二步,寻找“hobby”,实现共鸣。每次走进企业,找到党员后就需要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彼此之间不能只是单纯的组织上的关系。我们是同志,更要交朋友。每次正式走访一家企业前,我们都会做足功课:企业的主营业务是什么,最新的行业发展形势如何,对接人的职务和工作内容包括哪些,逐渐学会从已掌握的信息中寻找谈话的切入点,揣摩和两新组织党员关心的热点和需求,缩小体制内外的职业距离感,要让企业内的党员重新找到组织上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第三步,把握“occasion”,抓牢时机。我一直觉得,党组织生活的形式,不能仅仅停留在读报告、听汇报上,要切中两新党组织工作的短板和痛点,在合适的时间推出恰当的举措,往往事半功倍。比如来福士广场这个时下的新地标,我们趁热打铁,选择了在其中的言几又——这个深受年轻人追捧的书店,推出了集党味、鲜味、趣味于一体的“三味学堂”。
从“给90后讲马克思”到“从毛泽东诗词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从人才政策的解读到疫苗安全的科普,正是源源不断的灌输和吸引,让两新青年党员自发自主地靠近组织。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小伙伴对辖区内的不同楼宇也进行了重新定位:“有思想”的来福士广场、“有活力”的雅士大厦、“有故事”的doho园区,让两新党建阵地焕发新的活力。
第四步,释放“warm”,待人以诚。我们的每个党建片区,都有一个党员微信群,每天都会在群里播送天气预报和早新闻,这成了很多党员出门前必看的内容。偶尔有一天没有消息的话,群友们立马就询问:“咦?今天怎么没发天气预报?是有什么事吗?”用热忱之心打动两新党员,这是我们周桥党务工作者的坚持。
刚才为大家介绍的3个党建服务站点也绝非空把式,每月我们都会发布楼宇园区服务活动指南——以“荟人才、聚人心”为主旨,形成“荟休闲”、“荟生活”、“荟学习”、“荟公益”“荟民生”、“荟健康”等7个系列20余项服务内容,竭尽所能让楼宇园区的党员和企业感受到我们最大的诚意,让我们的党建工作能融入服务、融入党员和白领的工作生活、融入长宁的优化营商环境。
第五步,经得住“time”的考验,贵在持久。我觉得这个时间,有很多层涵义。时间会验证我们付出的所有努力,时间会让两新党员慢慢敞开心门,而我们也必须跟随时间和时代的变化,跟随大调研工作的脚步,不断在实践中变革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
正如达尔文所讲:“在丛林里,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强壮的,而是对变化能做出最快反应的物种。”大调研的步伐不会停止,党建的探索创新永在更替,而作为党务工作者和青年干部的我、和我们,亦会适应时代的需求,在变革中探寻前进的道路!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