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黄浦新闻

【科普】生活美容莫越界,慧眼明辨医疗美容行为

2018-10-16 0:00:00发布158次查看
      当下的美容市场,有生活美容机构打着“尖端科技”、“某国专家”等幌子,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也有一些单位或个人,以“工作室”的名义,在居民住宅、商务楼宇、宾馆旅店等人流聚居区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包括割双眼皮、去除眼袋、隆鼻、穿耳洞、注射肉毒毒素、注射玻尿酸、注射隆胸、针灸减肥、光子嫩肤等。
    上述生活美容场所或“工作室”等机构,大多通过微信“朋友圈”忽悠、招徕顾客,使用“护士”、“疗程”、“微创”等医学术语来误导消费者。若消费者在上述这些无证医疗美容场所接受医疗美容服务,风险极高,因此广大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如何分辨“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
医疗美容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对“医疗美容”有进一步的解释: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于再塑。
生活美容
    指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无创伤性、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皮肤保养、化妆修饰等服务的行为。
非法医疗美容的特点
◆场所和行动隐蔽
◆不签订协议以规避风险
◆冒牌医师或专家
◆条件简陋,风险极大
◆假药劣药危害严重
卫生计生监督部门提示
    无论到哪里接受医疗美容服务,请务必确认该机构是否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主诊医师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同时一定要签署相关协议、索取印有该医疗机构公章的发票。切勿轻信或为了省钱而选择地下美容机构,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市民一旦发现生活美容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或发现无证医疗美容机构,请即拨打“上海卫生计生监督投诉举报电话”:962223。
    图文转自:黄浦区卫计委监督所微信公众号
黄浦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