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迎难而上整治黑臭,自我加压清理堤岸,车墩镇改善水环境质量,以良好的市容环境面貌迎接进博会—— 让每一条河水更清岸更美

2018-10-16 0:00:00发布117次查看

秋日的傍晚凉风习习,车墩镇高桥村的村民们走出家门,有的在河边的绿道上散步,有的聚在河堤旁新建的小公园里一边健身,一边“嘎讪胡”……这样的场景,在车墩镇开展河道治理后,正逐渐成为村民们的生活常态。今年以来,车墩镇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河长制为抓手,以巩固黑臭河道、一般河道治理成效为基础,全力推进消除劣v  类水质三年行动计划年内目标任务完成,实现了水环境根本性好转,带动市容环境整体品质提高,以良好的市容环境面貌迎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黑臭河变风景线

  “从前的河水很清,我们小时候还在这里游泳洗澡,后来周围工厂越来越多,河水也越来越黑、越来越臭。孩子们到城里上班都不愿意回来,因为在家都能闻到难闻的气味,脏脏的河水也影响好心情。”今年73岁的李关兴从小就生活在高桥村周家浜沿岸,他见证了家门口这条河从清变臭、又从臭变清的全过程。“现在可好了,环境美了,水变清了,空气也好了,孩子们现在也经常回来了。”对于河道整治的成果,李关兴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周家浜沿岸是典型的“工夹居”地区,周边都是工厂,外来人口较多。岸边一共住了36户人家,大部分是租户。曾经,企业偷偷排废液,租户直排生活废水,让这条800米长的河成了车墩镇“有名”的黑臭河。去年,“消除黑臭河道,打通断头河”300天攻坚战打响,车墩镇列出的15条黑臭河道中就有周家浜。
  “原先两岸都是村民的菜地,还有一些垃圾和旧物堆放,我们全部进行了清理,包括企业的围墙,也往里推了6米,这样就有空间新建了来回2000米长的健身步道。”高桥村党支部书记朱明告诉记者,通过拆除违法建筑、控制企业污染物排放、疏浚清淤、截污纳管等措施,对污染源进行了有效控制。“水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要消除河道黑臭,必须做好截污纳管,这才是‘治本’。”同时,河里每隔10米左右设置一台增氧泵,给河水增氧,通过采用生物菌技术,结合投放水生动物、种植水生植物以及增加曝气系统等方法,改善了河道水体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小鱼最能体现水质的好坏,你看这条河里小鱼已经有很多了。”朱明笑着说。
  水质改善的同时,村民的生活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村里对河边房屋外墙进行了粉刷,美化了整体环境,河道两岸通过种植绿植改善了景观,舒适宜人的小公园也建设完毕,配备的健身器材方便了村民休闲锻炼,曾经的黑臭河如今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河道整治全覆盖

  车墩镇河道较多,面对镇域内125条(段)河道,镇里又作出了一个有魄力的决定:整治全覆盖。

这就是说,在全力以赴整治15条黑臭河的同时,腾出精力对镇域内所有一般中小河道,特别是村沟宅河,进行清河岸、清河面、清河障“三清”整治,彻底恢复河道蓝线地位。
  “河道蓝线是河道工程的保护范围控制线,主要作用是控制水面积不被违法填堵,确保防汛安全。”车墩镇河长办副主任张汉华解释说,根据河道蓝线规划,镇村级河道两岸必须保留6米宽度的蓝线范围,“镇里是下了狠决心的!”因为黑臭河道整治第一步就是拆,最难的也是拆,而今面对的是全镇范围内的河道,如何整治违法用地,还蓝线于每一条河?难度可想而知。这是一场自我加压迎难而上的“硬仗”,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做大量的群众工作。为此,车墩镇连续两次召开了整治河道工作现场会,对整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开始群众不理解,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里,在河边种种菜、养养鸡鸭,也不知道蓝线是什么意思,现在却被告知河边6米以内的违建都要拆除,大家意见很大。”张汉华说,整治过后没多久,菜地又出现了,反反复复好几次。各村隔三差五地开户长会,一有问题就及时交流沟通,最终,在党员的带动下,在干部们和志愿者的努力下,整治渐渐有了效果,看着河道在悄悄改变,村民们也慢慢变被动为主动,加入到护河爱河的队伍中。
  “现在我们镇沿河两侧群众基本都有了蓝线意识,可以说是超前一步了,这为我们今后持续管理河道带来了便利。”啃下全域河道蓝线退让这块“硬骨头”后,车墩镇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查漏补缺,河道治理工作推进顺利,从而持续巩固提升市容环境,以高质量的市容市貌迎接进博会。

  精细护河见长效

  “走,巡河去!”每天上午,周家浜沿岸总能看见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在巡河。为了对整治后的河道进行长效管理,高桥村组建了一支由河长、退休党员、网格长、村民代表等22名志愿者组成的巡查队伍,负责村里河道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反馈河道环境卫生、水质情况、日常维护等问题,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
  像这样的巡查队,车墩镇还有很多。清除违法侵占蓝线现象很难,但更难的是日后的常态化管理。在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车墩镇党委、政府还及时制定印发了《车墩镇中小河道长效管理实施办法》,包含河道巡查、问题处置、养护保洁、监督考核、教育宣传、动态信息等6个方面的机制,进一步明确河长职责,使“有问题,找河长”发现问题,河长解决”成为“新常态,确保常态化管理见成效,并以此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高标准做好服务进博会工作。
  与此同时,镇党委、政府通过适时召开专题动员大会和全镇河长大会,宣传河道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并督促开展河道养护“大会战”,全方位提升河道管理养护水平。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介绍水环境治理意义和整治动态,并建立了档案管理机制。
  对河长提出更严的要求,镇里先后下发了《车墩镇河长制实施方案》《河长制考核办法》等8个配套制度文件,建立了河长工作群、雨污混接改造群等工作平台,及时交流沟通信息。镇级、村级河长必须按时填写巡查记录表,河长app上由此实现了河道动态管理。每周二,镇里还会召开一次河长制工作会,掌握分析各村(居)各类河道治理推进动态,落实督查反馈的问题整改。此外,及时跟踪分析市考断面水质,出现恶化的,立即排查原因,采取措施。今年,车墩镇将做到90%左右的断面水质达到整治要求。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