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不到合适员工,影响生产怎么办?
制造业企业用工难问题怎么破解?
招工难,用工难,留人更难,如何一招破“三难”?
莘庄工业区位于闵行腹地,是上海市第一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新兴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
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引进的各类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加,很多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用工难问题,并且已影响到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以问题为导向,莘庄工业区成立“多措并举搭平台,助力破解用工难”调研课题组,深入调研园区用工难问题,探索解决有效途径。
调研课题组选取园区内90家企业进行了重点调研,研究企业在员工招聘、技能培训、政策享受等方面的困难,剖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蓝领员工“招不满”、灰领员工“留不住”、白领员工“成本高”,解决这三个“用工难”问题成为推进工业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莘庄工业区有哪些窍门呢?
政府服务:实现“全生命周期”多元服务
莘庄工业区在大调研中发现制造业企业用工存在一线工人流动性大、用工成本居高不下、中介机构把控市场等问题。无论是制造业企业的一线操作工人还是服务业企业的基层服务人员,普遍存在人员缺口。很多企业希望政府就业部门多提供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招聘平台,通过搭建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
如何才能让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再缩短?
莘庄工业区想出了主动上门提供服务的办法。
由于落户莘庄工业区的大多是外企,就业援助工作人员主动进入企业,见到人事专员了解企业需求,及时了解企业最新招聘信息,并将园区求职者的情况带给企业。有了信息来源,就业援助员便会有针对性地对失业人员进行宣传告知,并为他们牵线搭桥。
今年的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就是在收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为个别特别困难的失业人员“量身定制”适合的岗位,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来自辖区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助。此次招聘会得到了园区11家企业的积极响应,提供了43个基础类岗位,招聘人数达89人,活动当天共有120名求职者到场求职。
求贤若渴:打开“政校企”合作之门
在今年开展的大调研走访过程中,园区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尤其对青年大学生和技术型人才需求强烈。
一边是招贤之心迫切的园区企业,另一边是每年都要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而四处寻觅好雇主的高校,如何让两方面需求“精准匹配”?
工业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接到问题意见后,立即携手闵行区就促中心及上海电机学院,共同策划举办了2018年“梦想莘工,活力电机”专场校园招聘会,20家园区优质企业携百余个适合应届生专业特点的岗位,会同相关专家志愿团一起走进了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
招聘活动现场格外火热,学子们纷纷投递简历,企业hr们详细地为他们介绍企业文化及岗位要求,并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电子信息学院的一位应届毕业生在面试后说道:
“感谢莘庄工业区和学校搭建这样的平台,为我们提供优质的就业实习机会,我会好好珍惜这次难得的就业机会。”
毕业季是举办校园招聘会的最佳时期。今年6月,莘庄工业区再次携手电机学院(闵行校区)开展了专场校园招聘会活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精选了54家、174个应届生和实习生的岗位。
“这些岗位和我们学习的专业对口,太合适啦!”
当天原本三点结束的招聘会延长到四点才结束。据初步统计,此次招聘会共收到求职简历1200余份,预约到企业参加复试的有500多人。
此外,为招聘会活动创新添色,当日还开展了校企合作沙龙座谈会和技能竞赛合作签约仪式。由校方和企业人事对今后深化校企合作的事宜进行交流,意在解决实习生就业与企业招人难等问题。
莘庄工业区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提高岗位匹配度、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企业招工难的有效途径。
精准匹配:培养技能型学子
除了一线操作工用工荒问题,企业还面临着技术人才流失快和培养难的问题。此次问卷调研的90家企业中,34家企业反应存在技术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企业普遍希望从政府层面得到更全面、更系统、更专业的技能培训优惠扶持,帮助企业做好人员培养和技能提升,稳定人才队伍。
莘庄工业区依托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和师资资源,在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了主题为“术于技能工于匠心”的高技能人才沙龙活动。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数控车床、汽车维修等实训基地,通过实地参观,使大家对群益职校如何培养技能型学生有了深刻的了解。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莘庄工业区将全力打造高技能人才沙龙这个平台,使工业区、受理中心、工业区企业与群益职校近年来的合作成果得到继续深化,强化“学校育人、企业塑人”的现代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
发现问题,寻找路径
用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有哪些?
大调研
大调研中,莘庄工业区针对出现的问题,多管齐下,积极搭建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平台,综合运用政策红利、精准服务、技能培训等杠杆优势,着力营造企业和劳动者供需匹配、精准对接、各得其所的双赢局面。
出台校企合作补贴政策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吸纳学生就业的企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费补贴,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用工成本。
扩大政策受众面
建议对未成立工会但确实积极组织员工开展职业培训的企业同样给予企业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补贴,从而推动企业加大对员工的职业培训规模。
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制
通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取缔无证无照或手续不全的“黑中介”,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加大对民营职业中介的日常管理力度,有力保障劳动力市场秩序。
制造业企业用工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性现象。莘庄工业区以此次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为抓手,加强与园区企业的沟通联系和综合服务,针对用工难问题,开拓思路,对症下药,力争通过开展校园招聘、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技能竞赛等方式帮助园区企业破解用工难题,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系统性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