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盛东路荣获市市政工程金奖
2018-10-16 10:58:06发布106次查看
近日,记者从区交发集团获悉,由交发集团下属公路公司代建的嘉盛东路段(澄浏路—沪太路)道路改建工程三标,荣获2017年度上海市市政工程金奖,这是上海市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最高荣誉。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项目目前已经贯通通车,成为嘉定区与宝山区对接的又一条地面主干道路。但是,这个道路改建工程项目为何能够脱颖而出,在全市市政项目中拔得头筹?原因在于,施工方创新运用了多项新颖设计及工艺方法。
据介绍,该道路改建项目涉及道路、下水道、桥梁及附属项目工程。其中,罗蕴河桥(见右图)的建设是该工程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设计上采取“一跨河不设水中墩”的形式,并采用弹塑性钢阻尼支座及全新伸缩缝工艺,既提高了桥梁抗震性能,又能充分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我们使用的弹塑性型阻尼元件具有滞回耗能功能。简单地说,就是可以最大吸收70%的地震能量,比传统支座可以多吸收50%的地震能量。这也是该技术在上海区域内的首次亮相。”工程项目负责人说,“此外,全新的伸缩缝工艺可以减少‘跳车’感,作为道路的‘软关节’,新工艺可以减少道路维修的成本,延长其使用年限。”
虽然有全新工艺的助力,但整个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按照设计方案,桥梁下是一条宽约96米的罗蕴河,但我们实际施工时,该河道还未拓宽,仅有32米。由此导致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施工区域,我们不得不放弃原先设计的‘先拱后梁’的施工工艺,寻求全新的替代工艺。”由于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为了不影响整体工程进度,经过3次专家论证,最终桥梁架设施工由原先的“先拱后梁”改为“先梁后拱”,即先使用“一跨河不设水中墩”的形式,完成桥梁主体,再将桥拱吊至梁上,并完成安装。这样既不用设立桥墩,也为后期河道拓宽预留了空间。
此外,由于上海地区处于冲积层软土地基的地质条件,桥梁一般采用桩基础,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打入桩方式或钻孔灌注桩方式。钻孔灌注桩基施工对周围建筑影响小,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小,但由于造价相对偏高,施工速度较慢,一般用在周围建筑密度高、地下管线密集的地区或沉桩困难的情况下。为了达到高质量施工并减少对周边的影响,施工方选择了钻孔灌注这一“费时费力”的方式。“由于罗蕴河大桥沿线民宅、上部高压线众多,跨越施曹公路处地下管线众多,周围环境对桩基施工要求较高,因此桩基主要选用钻孔灌注桩。”该项目负责人说。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