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从司法角度看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 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8.48%

2018-10-15 17:58:01发布142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李欢、通讯员高远10月15日报道:今年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第五年,今天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对外发布了《上海法院服务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审判白皮书(2013-2018)》,包括《上海法院服务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情况通报(2013-2018)》和《上海法院服务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2013-2018)》。
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过程中,发挥好司法职能作用,为这项国家战略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是上海法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白皮书》显示,从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至今年8月份,上海法院共受理涉上海自贸试验区案件271606件,审(执)结265909件,相关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98.48%,有力保障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健康有序发展。
从收案类型看,上海法院受理涉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民商事案件数量最多,达228934件,此外还有刑事案件4436件,行政案件32件,执行案件38204件。民商事案件中,金融商事案件有135368件,占民商事案件受案数量的一半以上。
《白皮书》提出,涉上海自贸试验区案件体现出案件数量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司法需求增长同步、收案结构反映上海自贸试验区市场创新发展需求、案件类型与片区产业类型关联度高、涉上海自贸试验区案件溢出效应渐显、涉外商事纠纷案件类型新颖多样等特点。
5年来,上海各级法院牢固树立审判精品意识,把审理好涉上海自贸试验区案件作为打造上海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提升中国司法形象的重要抓手,精心审理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典型案件。此次发布的18件典型案例涵盖了刑事、商事、金融、知识产权、民事、海事海商、行政及执行等人民法院依法处理的各类型案件。案件争议焦点既有法律适用问题,也有证据采信、事实认定、行为保全、调解和解等方面的内容,所涉法律问题具有代表性、裁判结果具有影响力和典型意义。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为顺应上海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要求,上海法院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在健全审判机制体制、完善纠纷解决机制、保障事中事后监管方面作出不少创新。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之初,上海高院就及时制定了《上海法院服务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简称“20条意见”),全方位、系统性地为全市法院服务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工作明确理念、统领方向。
比如,上海法院创新完善涉外商事审判机制,加强涉外商事案件审判质效管控,积极推进审判精品化战略。在全国率先与专业院校合作共建,搭建了常态化、专业化的外国法查明平台,并运用电子送达、微信查证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不断提升涉外商事审判的司法服务水平。
又如,针对开放名册、临时措施、友好仲裁等涉上海自贸试验区仲裁制度创新,上海法院及时作出司法回应,制定了相应的仲裁司法审查和执行工作意见。同时,建立了“开放式”委托调解机制,构建了商事adr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积极回应建设便利化营商环境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法院在服务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还注重加强与行政机关良性互动,提升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如,上海法院与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工商登记机构等单位建立信息交流、信用促进等工作机制,共推上海自贸试验区市场诚信体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