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奉城镇政府与居民共同努力 老旧小区“飞线”不再

2018-10-15 16:41:22发布77次查看

居住在奉城镇邮电新村57号102室的朱正芳,每逢刮风下雨,都不敢出门。“小区里到处都是私接的‘飞线’,有时还冒出火星,这要是打在人身上该咋办。”就在国庆前夕,朱正芳的忧虑,随着奉城镇开展的一项名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改造工程而赢来了转机。“就在上个月,我们小区里的‘飞线’问题已经解决,小区环境更安全、更干净,实在太好了!”
  事实上,这些违法“飞线”存在背后,蕴藏着诸多居民的难言之隐。据奉城镇前期调研发现,奉城镇现有54个2000年或2000年之前建造的老旧小区,大的小区居住人数达千数,最小的小区也有几十户人家。虽建设之初,小区内配套了车棚,方便居民停放出行工具,但那时的出行工具是不需要用电的,因此车棚不具备通电能力。但随着时代发展,如今居住在老旧小区内的居民,几乎家家都有电瓶车,要想解决电瓶车充电问题,只能乱拉私接。以邮电新村为例,892户居民几乎人人都是“飞线”始作俑者。
  解决这一难题,其实并不容易。按照现行的《上海市物业管理条例》,车棚通电改造需要居民自己承担。这些年,也有不少居民就曾向居委干部们提出“请电工改造线路连接家与棚”的设想,但这一做法需要征求同楼组居民意见、凿路作业且费用很大,不太能实现。一位居住在3楼的居民坦言,“知道从家里拉一根线接到车棚里会有危险,但没有办法呀,只能这样做。”
  今年4月,在征得群众同意情况下,奉城镇给出了最佳解决方案:由政府、居民共同出资,率先对塘外、洪庙、奉城等7个老旧小区进行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改造工程,“一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另一方面,也能从根子上解决老旧小区安全隐患。”奉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个改造工程,就是把原先设在家门外、楼道内的电表,统一移到楼道门外,再按照用电消防相关要求,把电依次接到各家车棚里。这样一来,家里、车棚里都能通上安全电。”居民金海珍说,“这样的改造工程,政府贴200元,而老百姓只要出100元就可以了,居委干部来征求意见的时候,我们小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说到底,我们还是想要安全的居住环境的呀。”此外,金海珍还发现,为了保障用电安全,政府还对破旧车棚统一铺上了防水布,让居民在用电的时候更安全。
  而随着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改造工程在老旧小区推开,近千户居民已经率先受益,到今年年底,将有3696户居民受益。奉城镇相关负责人还介绍,该镇将分三年时间,对全镇各类存在同类问题的老旧小区都进行相关改造。同时,对于没有车棚但确实存在电瓶车充电难问题的小区试点开展公共充电桩的配置,让越来越多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