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活动设计——长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专题研讨活动”在适存教育集团北新泾第三小学举行。
出席这次活动的专家领导有黄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嬿老师、虹口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陶静老师、上海市品德与社会特级教师、长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季晓军老师、长宁区适存教育集团校长、书记、教导主任等。长宁区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市区团队成员和各校教研组长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整场活动围绕两堂低年级的课例研讨展开,由适存小学道法教研组长叶菲老师主持。
首先进行的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例展示,上课前,北二小学的道法教研组长马爱红老师紧扣教学目标,针对《我爱我们班》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做了教学设计说明。随后,北二的郑晶老师从忆活动、话友情、做贺卡等活动入手,引导学生回望一年多的班级生活,使学生感受班级生活中的快乐温暖,同学之间的友爱,从而产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在一年级的课例展示之前,适存小学的戴静老师先对一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做了详细且有针对性的单元整体分析。戴老师从教材的文本解读展开,提出了切实的单元教法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从学校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选择和学生密切相关的身边事,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规则,从而养成学校生活的良好习惯。”
接着,北三小学的道法教研组长杜茵茵老师从活动设计入手,对《课间十分钟》做了清晰的教学设计说明。接下来是课例展示的环节,北三小学的滕迟皎老师抓住“合理安排”这个关键词,从“课间活动我了解”、“课间活动巧安排”、“课间活动重安全”等活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认识到课间十分钟只有做到合理安排,文明休息,才能让自己的校园生活更快乐。两节课后,两位授课教师随即对刚才的课堂呈现和目标达成度做了简短的教学反思。
在伙伴研讨环节,建青实验的朱艳老师和长宁路小学的祁岚老师分别对这两节课作出了中肯的评价,两位老师都认为这两堂课的活动设计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不少情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感悟成长。
专家点评环节,虹口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陶静老师对于本次以教育集团为单位的新形式专题教研活动深有感触,连用了三个“感”字:感谢季老师的邀请,让她不虚此行,参与这样一场新形式的道法教研活动;感叹真正上好一节道法课,各个环节都不容易;感悟统编教材要解读教程呈现的内容,要动态地看各单元各课和主题之间的关系,更要深入挖掘道法学科的育人要求。陶老师还深情地寄语在座道法教师“你的过去我不曾参与,你的未来我无法遇见,但是你的未来我陪你一起走过”,希望老师们能够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切实帮助学生培养德行。
黄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嬿老师则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性出发,对两节课做了理性点评。她指出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生活性和活动性,两位老师都从低年级孩子的年段特性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回忆整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从而关注当下生活,展望未来生活,要学会将回望作为向生活学习的一种方式。
对于当天的活动,适存教育集团的曹校长充分肯定了集团教研这样一种新模式,主要体现了三个多:多了一个学科教研的平台;多了一个教师风采展示的舞台;多了一个促进集团内部融合的机会。
最后上海市品德与社会特级教师、长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季晓军老师指出区域联合集团化的教学研讨活动还将继续推进下去,她期待我们这样一群道法学科的兼职教师能够继续坚持这样一种对学科研究不离不弃的精神,继续一如既往,携手同行,把道法学科的研究进行下去,变得更加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