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匠心——海派影偶嘉年华在静安区开幕
2018-10-15 14:34:44发布91次查看
据静安区消息: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核心区,在静安区文化发展基金的支持下,由上海乐益社区发展中心发起主办,静安寺街道办事处支持,静安区文化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大悦城、钟书阁等单位共同参与的“海派影偶嘉年华”于9月23日下午在静安区文化馆开幕。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尼冰,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主任魏力群共同启动“海上嘉年华”活动。
静安是海派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上海影偶艺术的重要承载地。20世纪20年代,留美归来的教育家陈鹤琴在他所创办的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里,将木偶戏作为教师补充日常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继而推广至上海公共租界的华童小学;1942年犹太电影导演高天伦在上海成立傀儡戏公司,并于静安寺路犹太总会、百乐门举办公演;同期,居住在胶州路三义坊的虞哲光先生开办了中国人自己组织的第一个木偶戏班社。回顾历史,影偶的发展在静安这块极具海派风韵的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为让传统影偶更好走进现代生活,让非遗艺术成为海派文化品牌情感的载体,静安寺街道与上海乐益社区发展中心签订了“非遗在社区”战略合作协议。皮影、木偶是中国古老的民族艺术,2006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天的活动,安排了影偶高峰论坛,为海派影偶艺术搭建一个学术交流、传承创新的平台。还安排了精妙丰富的影偶主题集市以及互动工作坊,来自奉贤皮影剧团、崇明布袋戏、皖南皮影、扬州木偶、阿宫腔皮影等多个具有各流派代表性的皮影剧团进行表演,其中海宁皮影剧团带来的《陪伴美丽家园》剧目是根据静安区故事创作的。
这些不同地域的影戏各具特色——奉贤皮影承袭江南皮影的艺术特点,上海中西结合的文化为其增添了独特的海派文化内涵;皖南皮影艺术感强,唱腔融合皖南传统花鼓戏唱腔;扬州木偶以细腻传神著称;而陕西富平县的阿宫腔皮影则长于唱腔,唱腔委婉曲折,颇有南戏之韵。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