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计委: “四项举措”不断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2018-10-15 9:00:00发布101次查看
青浦区从2015年开始实施家庭医生“1+1+1”签约(即居民在自愿与家庭医生签约基础上,再选择1家区级和1家市级医院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已签约12.87万人。在逐步提升签约率的前提下,如何针对群众健康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将签约服务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区卫计委聚焦症结,因地制宜,创新思路,采取“四项举措”逐步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高签约居民对医疗卫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
制定家庭医生技能提升工作方案,由社区科牵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成立家庭医生技能提升工作组,以金泽镇和华新镇两镇为基地,建立家庭医生技能培训考核中心,探索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规范化和标准化考核体系,不断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
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以市级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云管理app平台为监管抓手,通过研究和分析数据,定期发布分析报告等形式,监控并实时反馈区内家庭医生服务进展情况。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签约对象中慢性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推出健康储值卡品牌服务,即居民与家庭医生签订“1+1+1”签约时,建立“健康储值卡”,与居民账号绑定,利用信息化管理网络,在居民参与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后获得活动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健康服务或健康产品。
探索“微家医”服务模式
整合区内二、三级医疗机构专科团队力量,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错时(每周一至四17:45-19:30)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和健康咨询服务,通过区内全科医生多点执业,借助居民小区内的“微型家庭医生”工作室,统筹安排,解决服务供给不相适应的问题,缓解家庭医生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矛盾。此项服务模式目前在盈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庆华工作室和解放工作室建立试点,效果良好。
实行服务“医联体”
依托市、区三级医院优质资源和区医疗机构技术力量,实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朱家角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3+2+1”医联体。实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3+1”医联体,以“首席医生+导师”制模式运行,由市一医对社区选定医生实施导师制培养,“一对一”带教,每年进行考评,不断带动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能力与科研水平。
青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