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全球第五餐饮巨头海底捞上市!连报道都充满“火锅”味……

2018-10-15 5:53:23发布83次查看
  继之前点了一份最贵的外卖“美团”之后,港交所又点了一份火锅。
9月26日上午9:30,随着海底捞董事长、创始人之一张勇,首席运营官杨利娟大力敲响港交所的铜锣,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捞)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开盘后海底捞报18.8港元,较发行价大涨5.6%,随后飙至19.64港元/股,冲破千亿港元市值。
首席运营官杨利娟敲锣
截至下午收盘,海底捞股价回落至17.90港元,市值948.70亿港元。
资料显示,海底捞由张勇舒萍夫妇、施永宏李海燕夫妇创办,其中张勇、舒萍夫妇合计持有62.70%股份,按上涨10%计算, 身价估计达650亿港元(约合570亿元人民币)。
据悉,海底捞此次全球共发售4.2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8%,其中香港发售3820.8万股,国际发售3.86亿股。每手1000股,公司ipo最终定价17.8港元,估值达943.4亿港元(约830亿元人民币、120亿美元)。
这也是截至目前香港史上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
而随着海底捞“火辣”上市,开盘8分钟市值破千亿。这家火锅的惊人表现引多家国外主流媒体关注。
外媒花式报道
bbc开篇用了“raising eyebrows”来表达对此事的惊叹。
报道称:
海底捞,一家从美国到日本均设有分店的火锅连锁店,本周却因为别的原因让人惊讶。
海底捞是典型的四川火锅,不论是味道还是企业本身。
而对于这点《纽约时报》研究得很深入:
海底捞的名字来源于一个有获胜含义的四川麻将术语。虽然连锁店提供各种各样的锅底,但还是主要以四川风味的麻辣锅著称。
《金融时报》就用了一个特别的词——“hit a rolling boil”(滚煮到沸点)来形容其开局走势。
海底捞的发行价位于定价区间高端,发行价为每股17.80港元,共筹得9.63亿美元。在周三的早盘中,海底捞股票一度上涨10.3%。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周三援引专家评论称,“这毫无疑问是香港最贵的餐饮股之一”。
partners financial group非执行董事长 ronald wan周三表示,海底捞的估值约为其历史收益的79倍,“毫无疑问是香港最贵的餐饮股之一”。
火锅在中国是怎样一种存在
海底捞的上市,让外媒下决心研究一把火锅和这家火锅企业,而报道的画风是这样的!
从来没听说过火锅?火锅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非常普遍。
▌什么?!这样吃火锅可还行?
在研究了海底捞火锅运营后,外媒惊讶表示,原来海底捞靠的是服务!
bbc在报道中表示:
海底捞以能让消费者等位两小时而扬名。
如何做到的呢?报道中进一步分析称:
按摩师提供颈部按摩
有些餐厅甚至有照片打印区
《金融时报》在报道中专门提到了跳着舞拉面条这个噱头:
海底捞火锅餐厅销售麻辣的四川火锅,为等位的食客提供美甲服务,此外还有一些诸如跳舞拉面等噱头。
不仅有拉面舞,海底捞还给单身食客提供毛绒熊。
著名火锅连锁店动用了一个新武器来吸引单身食客:毛绒熊。
突然想起了年初海底捞也被彻底“抖”火了。也是不知道谁想出来的,去吃海底捞居然变成了去海底捞做菜,各种“网红吃法”应运而生,diy调料、自制锅底、diy涮菜等等,应有尽有。
并且,在抖音app上参与海底捞话题挑战的视频,已经超过12亿次播放。
不少网友去海底捞煮海鲜粥.......大家都在里面弄面筋,拌饭,还要煮粥!
这种场面在一般的餐厅早就被人轰出去了,而大家敢在海底捞这样为所欲为,全因为它好到有点“变态”的服务。
说到海底捞,这家来自四川的火锅店,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服务很“变态”!
网友们聊起自己在海底捞就餐的经历,已经可以写成一本小册子了:
而在知乎“海底捞有哪些让人难忘的服务细节?”浏览次数超过4700万次。很多顾客分享了自己在海底捞享受到的贴心服务。
一位刚领完结婚证去海底捞吃饭庆祝的小情侣,被服务员意外看到了结婚证,立刻为其准备了一个水果拼盘,并配上“marry you”的音乐,让两位新人十分感动。
为顾客过生日,准备果盘放生日歌,在海底捞更是家常便饭。
此外,还有几个高赞的回答:
然而,在快速扩张的背后海底捞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症。
2017年8月25日,《法制晚报》卧底两家北京海底捞后厨近4个月,公布了部分图片,称老鼠在后厨地上乱窜、打扫卫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涉事的是海底捞劲松店和太阳宫店。
今年6月份,继“老鼠门”后,海底捞又陷入了“苍蝇门”。有消费者投诉,在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内的麻酱蘸料中发现了苍蝇。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了与海底捞竞争激烈的呷哺呷哺。
2014年底,呷哺呷哺作为连锁火锅第一股登陆港股,之后便走上了激进扩张之路:2014年至2017年的门店数分别为452、552、639和759家,每年平均以100家的规模在扩张。
可是,9月6日,山东潍坊市民马先生跟家人在泰华呷哺呷哺火锅店就餐时,从火锅里捞出了一只老鼠。新闻爆出后,呷浦呷浦的股价刷刷地往下跌。
9月10日,呷哺呷哺跌幅6.11%;9月11日,下跌6.32%。相较于9月7日时138.2亿港元的市值,两日之内,呷哺呷哺蒸发了15亿港元。
之前,海底捞一直把员工当家人,施以人文主义的关怀,管理比较感性。但是,扩张之后,张勇在管理方面对标向了华为。“我不能天天靠理想过日子。我得打竞争对手,我得想办法让客人来吃饭,我得赚钱!不赚钱,我死了你也死了。”张勇说。
海底捞开始考核员工的上客数,要求六次翻台率,达不到的话会影响评级。这导致员工老帮顾客下菜,希望缩短顾客的吃饭时间,服务质量下降明显。
员工的幸福感在高压下出现了下降。海底捞前员工感慨道:“我对海底捞感情很矛盾,我很尊重它,但它现在确实像那种血汗工厂,它这条路走通了,但把很多人炼成药渣。”
质量、质量,“质”与“量”的考量一直是商业街永恒不变的主题,海底捞能否在走“量”的同时保证“质”,做到鱼与熊掌兼得,这是今后将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end—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