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党建引领 "老大难"上海康城实现华丽转身

2018-10-15 9:03:55发布85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黄丽春10月15日报道:今年73岁的马文丽家住闵行区莘庄镇“上海康城”,从市区搬到这里18年的她,一开始都不好意思跟亲朋好友说“住在康城”,因为这里交通、购物不方便,而且还经常有小偷光顾。不过,自从2016年2月莘庄镇落实“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一号课题以来,康城社区焕然一新,从曾经的声名狼藉到如今因为华丽转身而小有名气。环境好、管理好、氛围好的“三好”家园,让马阿姨也能自豪地说一声“我家在康城,欢迎来做客!”
三个统筹,让社区治理有了“领头雁”
最初的康城,业委会四分五裂,物业得过且过,群租、居改非、违章搭建等乱象频发,入室盗窃案平均2天一起,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降到冰点。4万多人的康城,成了全市知名的社区治理“老大难”。2016年,莘庄镇以基本管理单元建设为契机,建立了康城社区党委、康城社区委员会、康城社区中心的“两委一中心”组织架构,下沉社区事务、卫生、文体三个中心,增设城管、公安、市场监管、房管4个工作站,并配备8名专职人员。
图片说明:业委会参与社区两委会议
组织架构搭起来了,接下来紧锣密鼓抓了“三个统筹”。康城社区委员会专职副书记专职副主任张军萍介绍说:一是统筹部门力量,曾经各自为政的四个居民区党组织,在“两委一中心”牵头下,不再分割各自区域和工作,曾经动辄要报镇职能部门走流程的社区难题,通过驻点工作站第一时间便可协调处置;二是统筹业委会工作,原业委会任期届满后,11位公信力高、热爱社区的同志进入新一届业委会,其中有2名是党员,50、60、70后的年龄梯队,政府、高校、企业的职业背景,优化了业委会工作开展的视角、方法和能力;三是统筹物业工作,推进党的工作向行业延伸、向领域覆盖,乘势打造“红色物业”,成立物业活动型党支部,把党的组织和工作体现在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积极引导业委会和物业相互支持。
党员身份亮起来,居民热情高起来
社区治理,归根到底居民才是参与主体,如何激发广大社区居民的热情?在张军萍看来,首先要发挥社区党员的作用,“原来社区党员习惯‘隐姓埋名’,我们寻找一切机会推动党员户亮牌”。比如,在五违四必整治中,坚持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要求党员主动拆违,用实际行动带领群众支持党组织决策,原先“我家违建拆了,某某家为什么不拆”的居民抱怨逐渐消失。近年来,康城社区累计拆除违建8622平方米,居改非240处,整治群租户1974户,相关投诉同比明显下降。
图片说明:居民参与网格巡查,助力“平安家园”建设
通过各方努力,今年康城也被纳入闵行区“美丽家园”建设,政府出资近900万元,项目包括南门道路拓宽、北门门头改造等。现南门道路拓宽工程已结束,这第一期工程对康城来说可谓“大动干戈”。施工期间南门封路近一个月,而康城机动车保有量逾9000辆,期间却没有一起投诉。这正是党员带头助推“美丽家园”建设的结果。业委会先后发出多份通知、公告、紧急通知,并通过公众号、楼道微信号广而告之。党员主动发挥好“宣传员”作用,做好“美丽家园”建设政策和惠民的宣传解释工作,使惠民工程得到居民的认可和配合。
“我们还支持社区党员开展特色社区服务,无论是老党员在自家门外建小花园供大家休闲,还是在楼道内建公共客厅,我们都给予鼓励并大力指导。”张军萍说。就这样,在党员带动下,社区居民献计献策的热情越来越高。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了,党组织便有了话语权和号召力,各项工作也推进得越来越顺畅。
打造“家门口的政府”,隔壁邻居也受益
作为上海规模最大的居民住宅小区,康城总面积约208万平方米,开发建设周期长达10余年。“我买的是一期的房子,2000年住进来的时候,看病、买东西很不方便,班车一个小时才有一班。”回忆起18年前的康城,马阿姨感慨万千。“以前办事跑断腿,现在办事窗口就在小区里、就在家门口,买菜的功夫就把事情办好了。”
这得益于康城全面打造的“家门口的政府”。其中,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供包括社保、医保、居民身份证办理等在内的35个政务服务事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专业医护人员16名(包括5名全科医生),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为居民就近提供基本医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与邻里中心协同推进,提供食堂助餐、健康养生、兴趣沙龙、青年中心、亲子乐园、兴趣课程等。
图片说明:康城社区邻里文化节暨草坪音乐节
据统计,目前社区事务受理站月均受理量达1500人次,社区卫生中心月均问诊量达8000人次,邻里中心运行开展各类活动679场、服务人数14380人次。地处闵行区和松江区交界的康城,这些公共资源同样也惠及了周边百姓,社区卫生中心就接到过询问:能不能开个小门,从北面过来的九亭居民可以少走点路。同样,康城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也已名声在外,动辄几百、几千业主参与的纳凉晚会、体育嘉年华、草坪音乐节等都成为当地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房价都涨上去了,中介问我卖不卖?我说不卖!我要在康城一直住下去。”马阿姨开心地说。
(本文图片由闵行区宣传部提供)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