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8第三季“张江生命科学沙龙—迈向免疫治疗的金秋”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举行。本次沙龙围绕免疫疗法行业热点话题展开,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共同挖掘免疫疗法创新时代的战略机遇。沙龙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承办。
会上透露,“药谷”和“医谷”创新企业免疫疗法研究布局在国内已属于第一梯队,并将形成互补的态势。
如在CAR-T技术领先的4家国际企业,其中有3家在“药谷”已布局。其中,优卡迪是目前向原CFDA注册申报CAR-T产品数量和适应症数量最多的公司;西比曼生物拥有多项CAR-T治疗的专利技术,其也是唯一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细胞治疗生物科技公司。
在“医谷”,专注于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基础研究及临床级AAV(腺相关)产业化制备的和元生物,作为免疫治疗的上游企业,其在2017年底生产出一批针对肺癌与肝癌的临床AAV病毒载体,有望拿到一期临床批文,届时可能会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首个进行临床的AAV病毒载体;作为为免疫疗法培养‘肥沃土壤’的奥浦迈生物,其专注于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开发和大规模生产,并于今年4月获得近亿元战略投资,这也是截至目前中国细胞培养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
企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内环境的不断优化。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最新版《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提出,将干细胞、免疫细胞治疗等列为重点支持产业。
“今年最新印发的‘健康服务业发展50条’中也明确提到要有序发展前沿医疗服务,包括发展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液体活检技术,推动新型个体化生物治疗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应用,打造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检测产业集群。”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傅大煦表示,“ 免疫治疗的未来值得期待,该产业的提速发展也必然是水到渠成。”
作为张江科学城的两大拳头区域,张江“药谷”和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医谷”正发挥各自“医产业”的最大化优势,形成了以“药谷新药研发产业优势+医谷现代医疗服务业”的集群优势。“不管是从免疫治疗方面,还是在其他医产业的细分领域,“两谷”将统一打张江牌,形成品牌合力,强化张江生命健康产业核心竞争力。”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总经理夏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