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馆校合作项目的参与校,2018年10月9日,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老师又一次走进我们黄兴学校的课堂,与部分同学开展了一次“从地球到月球”的探究之旅。
探究之旅从有趣的月球知识出发,如月球是空心的吗?满月时人容易失眠吗?在月球上能听到声音吗?月球上的一天是地球上的一个月吗?这些问题让同学们对之后的学习充满期待。接下来,老师提问了nasa、cnsa、环形山、月海的相关概念,考察同学们对天文和月球的基本认识。紧接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就“1959-1976苏美空间争夺战”的阅读材料开展了探讨。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了上个世纪人类探索月球的相关历史。
最后同学们分成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球、尺、沙子等实验器材,进行了模拟实验,探究陨石坑的大小、深度与陨石大小、质量、速度等之间的关系。其中有的小组选择不同大小的球,从同一高度落下,再用尺测量沙坑的直径和深度;有的小组用同一个球,在不同高度下落,然后测量、记录,探究了撞击速度和陨石坑大小、深度的关系;还有的小组发现球是空心的,可以拆卸,于是用同一个球,一次用空心的,另一次在里面填满沙子变成实心球后,均在同一高度落下,探究了陨石质量与陨石坑大小、深度的关系,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活跃的思维受到了教师的热情赞赏。
探究活动在同学们的热烈交流中意犹未尽的结束了。月球是神秘的,探究的过程是精彩的,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提升了对天文学和空间探究的兴趣,开阔了眼界。同学们也在活动中进一步掌握并巩固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以及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总结→检验假设→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科学探究流程。探究实验结束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各小组之间数据共享,相互补充,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这些都有效提升了同学们们对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