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经》的幻想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从纸质地图到谷歌地图,我们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前沿信息来了解和认知我们的世界。 9月25日,“全球地图中的上海”地图展在徐家汇藏书楼一楼展厅拉开帷幕,小编第一时间来到现场,为大家揭开古地图的神秘面纱。 地图,不仅仅是人类对地理环境描述的文献,更综合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不同文化群体在绘画、数学、政治、宗教、印刷等不同领域的独特面貌。 此次展出的34幅地图,既有明清时期的中国古舆图,也有西方传教士或绘图师绘制的古地图,是由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按照梵蒂冈使徒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等海外知名图书馆馆藏原图高清等大复制而成。 早期的地图中,虽然上海还不是一座独立的城市,但是今天上海所属区县已经出现,足以让我们了解早期西方世界对这片区域,是何种的认知或者想象。部分近代上海城区及周边地图的展示,则通过地图的演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上海这座城市以及周围江南地区在地图上的变迁,从中折射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成长历史。 元明时期,上海始在全国地图中出现,上海是如何从小县城转变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也许答案就藏在地图中。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成为西方了解中国的主要窗口,这种了解表现在地图上,正是大量精美而精准的上海地图。 此次展览展出的地图中,西方出于军事用途对上海测绘的地图,通常以表现航道、交通和港口状况为主;租界当局绘制的地图,则以表现租界范围、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为主;中国本土绘制的地图,既有中国传统舆图的特征,也融入西方先进的绘图方法,可以说是典型的中西合璧。 出行指南 “全球地图中的上海”地图展 地点: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一楼展厅 地址:漕溪北路80号 时间:2018.9.25-2018.10.25 费用:免费 (来源:上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