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沪黔一线牵:吃麻羊,喝习酒,割草也能奔小康

2018-10-11 10:02:45发布91次查看
  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山泉水、跳的是迪斯科……一直以来,习水麻羊肉都被当地老百姓视为招待贵客的上等菜肴。当地农民素有养羊习惯,至今仍保留婚丧嫁娶、立房祝寿“以羊馈赠”的习俗,并以此作为提供肉食和肥料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将习水麻羊“与世隔绝”。
如何让习水的麻羊肉走出去,卖个好价钱,来实现当地农民的增收是上海援黔干部和当地政府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电商”模式运行
“习水麻羊不愁卖。”在当地农民养羊的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其实,由于习水麻羊的生长周期比普通的山羊要相对缓慢,早在几年前,麻羊作为习水特有的本地羊品种,其养殖是鲜有人问津的。
杨泽是上海知青的后代,他从小跟随父母来到贵州支援三线。待他在贵州读完大学毕业离开十几年后偶然品尝到习水本地的麻羊肉,独特的羊肉味道令他念念不忘。秉承着“要把好东西拿到上海给朋友吃”的想法,他花费100万元购买了1000只羊自己养殖。但他发现,习水麻羊换了生长环境口味和品质都会下降,于是,他毅然决然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到贵州创办相关企业。
在上海对口帮扶的资金扶持下,杨泽的公司免费向习水县3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种羊,同时和全县1309户农户签约养殖订单,以保底价每公斤40元的价格向他们收购成年羊,惠及1200多位贫困户。既不会有“卖不出去”的烦恼,羊肉品质又有了保证,这一举措大大促进了习水农民养麻羊的积极性。
紧紧依靠内循环,习水麻羊终究做不大。2017年,习水投入3亿元扶贫基金、整合上海帮扶项目,建立习水麻羊原种保护生产区4个、品种改良点200个、原种场1间;以每公斤40元的保底价成立12个养羊专业合作社、发展2万余户养羊户;建成年屠宰加工20万只习水麻羊中央工厂1间,肉制品加工企业1间,成功注册“习滋味”“习羊鲜”等商标,开发习水麻羊系列肉制品近50种;在北京、上海、江苏、深圳等地开设直营店,依托电商平台推介等方式进行线下线上销售。
割草也能脱贫致富
早上7点半,习水县良村镇大安村村民汪兴文和妻子在家吃完早饭,准备出门割草喂羊。
这是汪兴文养羊的第二个年头,此前他外出打工,家里7口人全靠打工收入,老人生病也无暇照顾。后来听说养羊能赚钱,经过一番考察,便贷款8万多元买了79头羊进行养殖,上海企业免费提供一头种公羊为羊群提纯扶壮。于是他带着妻子修羊圈、找邻居学习养殖经验,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前期由于缺少经验、羊水土不服,三两天死一头着实令其心疼不已,现在当地政府每隔半年都会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并提供药材、给羊买伤亡保险等政策让汪兴文心安不少,其预计今年收入在3万多元。“赚得不多,但也够吃喝,一家团圆最重要。”汪兴文满足地说道。
“割草是习水县中老年人最喜欢的项目。”嘉荣牧业是上海企业投资创办的项目之一,贫困户袁腊枝对嘉荣牧业感激不已,对于没有土地,没有技术的她,空有一身力气无处施展。正是嘉荣牧业收购野草喂养习水麻羊给她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勤奋的她一年单割草一项收入就达2万多元。连75岁的张大娘都加入了割草的行业,依靠自己的努力,以3400多元的成绩成功迈过了贫困线。
要让上海市民吃上这口最地道的麻羊肉
坐在前往实地探查麻羊的车上,一路颠簸,车窗外目之所及是满眼的绿色。习水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边缘地带。境内地形切割大,草山草坡资源丰富,正是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地方特有品种——习水麻羊,它们毛短肢壮、肌肉结实、肉质鲜美细嫩,同时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5年以来,上海市、普陀区两级累计投入援建资金750万元,用于习水麻羊保种育种、中央厨房羊肉加工包装设备、习水麻羊中央厨房采购冷酷设备、食品冷酷等项目建设。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带动性,帮扶项目的实施直接惠及2000多户贫困群众,助推习水麻羊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份,在上海市商务委的组织下,食行生鲜、天天果园、城市超市等企业陆续签约,上海市民在上海就可以吃到最地道的习水麻羊肉。此外,习水麻羊肉也会现身于10月17日举行的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中,供上海市民试吃购买。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