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镇结合区河长制工作会议提出的关于“控断面、河流和全域,‘点、面、线’一起整治,截污纳管,清淤活水和改善环境”等要求,细化河长职责,严格监督考核机制,加大对352条段劣Ⅴ类水体的整治力度,确保今年底全面消除128条黑臭河道,努力实现河“长治”的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多措并举,严格控制污染源 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岸上的问题,是污染的源头,因此,三星镇积极从严控污染源入手。 一是着力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断培育居民家庭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河内污染物。 二是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建设项目。三星镇积极营造舆论声势,形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浓厚氛围。在此基础上,已于9月底前全部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全部纳管。 三是全力完成不规范养殖整治任务。禽畜粪便是造成河流污染的又一污染源。对此,三星镇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持续用力,力争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不规范养殖的整治。 四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做好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对各类污染物回收综合利用,大力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河道的影响。 二、直面难点,创新河道整治方式 各村居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全民护水,营造浓厚的治水氛围。三星镇面对治水难点,努力创新治理模式,增强水动力、增加水活力。 一是一周一河,整治目标明确。各级河长常态化开展河道整治行动的同时,由镇河长制办公室指定每周重点整治1条镇级河道、每村1条村级河道,镇河长办在1-2名河道监督员陪同的情况下,对河道进行不定期的督查。其余河道和指定的“一周一河”重点河道必须共同推进整治,坚持“治理一条,巩固一条”的原则,有序推进全镇治水工作。 二是无人机巡航,提升管理能力。运用无人机智能巡查、现场水质快检箱、水质监测浮标等,实现河长制智能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现乱栽乱种、违章建筑等现象。无人机巡航提供了直观的视频档案,利于存档,从而大幅提高三星镇行政管理水平,而且节约了行政管理成本。 三、奖惩分明,强化考核督办机制 三星镇把考核作为重要抓手来推进河长制工作。对各级河长进行考核,设定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真正做到考出成绩、考出常态长效。 一是建立挂牌督办机制。在村居“两委”已完成换届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镇级和村级河长名单,做到河道、河长“双上墙”,推动河长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在日常巡查以及镇人大一月一次的督查基础上,一旦发现水质恶化,河长立即挂牌督办、迅即开展治理,制定治理计划、定期通报进展、不达目标不销号。 二是设立专项奖励资金。考核评定分为不合格、合格和优秀,与年终整体考核挂钩。专项奖励资金实行一票否决制,如有年底前未完成黑臭河道整治,或被上级部门因水环境问题扣分,或由市民热线、媒体等途径被曝光而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将无法获得专项奖励资金。 治理好水环境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河长制工作是建设美丽三星、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只有持续不断的发力,进行长效常态的管理,不断促进水生态环境发展,才能努力保护好三星的蓝天碧水,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不断续写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