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广中路街道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新机制
2018-10-10 9:43:54发布121次查看
据虹口区消息:“我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广灵四路一小区居民向老伯说道。原来,他居住的小区有居民开设了棋牌室,每天从下午到次日凌晨,哗啦啦的麻将声、打牌人的争论声、拍桌声不绝于耳,吵得周围居民难以入睡、苦不堪言。居民们多次去找物业、居委,甚至报警求助,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但近日,随着棋牌室的关停,这一困扰居民多年的苦恼终于消除了。
综合执法“拧成一股绳”
多年“顽疾”能够在一夕之间得以彻底解决,得益于广中路街道为提升辖区内的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而推出的新举措——综合执法机制。所谓综合执法机制,即打破常规的部门、科室之间的壁垒,解决“手”与“眼”的融合协调问题,在社区综合治理方面“拧成一股绳”。
以此次取缔居民区非法棋牌室为例,以往在接到居民反映后,因物业、居委并无执法权,只能以劝说、教育为主。通过综合执法机制,街道、派出所、城管、市场监管所等形成合力,并决定共同派员赶往现场执法。城管执法队向经营者发出“居改非”限期整改通知书,市场监督执法队则因其无证经营查封其相应工具,公安派出所对其扰民现象做出批评警告。经营者认识到错误所在,意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最终主动关停了居民区内的棋牌室,还小区居民宁静生活。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五违四必”、今年“六无”创建,“协同作战”模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今,综合执法机制是这一模式的“升级”。目前,综合执法机制已初步形成了“日报到、周例会、月总结”。自实施综合执法机制后,今年6月中旬至7月底,广中路派出所110接报率同比下降11.2%。下一步,街道将在辖区内全面铺开综合执法机制,将这一机制融入日常管理,为辖区居民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不打扰的贴心服务
老陈在广灵一路上开店多年,经常会接受各种管理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检查监督,如市容、安全、市场、城管、消防等,总是来了一拨又一拨。但最近这段时间,他只接受了一次检查。
这是因为广中路街道将市容协管、劳动协管、人口协管、综治协管、安全协管五支街面力量整合为一支队伍。这一举措打通了队伍之间的职责边界,实行一专多能全岗都通。“以往条线细分,安全协管上门只看安全问题,即使看到商铺门前有垃圾堆放,他也无权管理,这是一种人力浪费。另外,各个条线一次一次上门,对商户来说也是干扰,影响他们做生意。”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此,将多支队伍整合成一支,更利于提升社区管理精细化。
同时,街道还整合居委会、第三方人员、物业公司、社区党员志愿者等社区自治力量,会同协管队伍,共同形成了一支综合管理巡查队。街道辖区内,围墙外的巡查处置以整合后的协管队伍为主,社区自治力量根据需要参与;围墙内的巡查处置以社区自治力量为主,协管队伍根据需要参与。
其实,不论是综合执法机制,还是化零为整的综合管理巡查队,都是街道在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上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作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街道之一,广中路街道对辖区内的智能化设备安装也充分遵循了这一准则。最近,街道在原先安装各类应用场景35项、3000余个点位的基础上,于综合管理指挥平台上新增了“人房信息”版块。
“这个房子里住着谁?是失业人员吗?是孤老吗?我们希望通过‘人房信息’给居民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比如针对失业人员,可以定期推送招聘信息给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通过安装智能化设备,打造多维度、感知敏锐的线上发现系统;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再造线下协同作战的综合管理。这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式治理,正是广中路街道在积极探索的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新机制。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