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啤酒阿姨"演绎8000种啤酒传奇
2018-10-10 10:00:01发布101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如今在上海街头有许多不起眼的小店,吸纳全球精华,做到专业细分,成为上海新的魅力所在。
法华镇路上一家名为“啤酒阿姨”的精酿啤酒店,这些年就演绎出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
在这个200平方米的空间里,一排排货架上整齐码放着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近3000种啤酒,让人眼花缭乱,从英国的13枪、葡萄牙的博克到立陶宛的睿酷,从适合女士的水果啤酒到度数高达67.5度的啤酒,在这里人们可以尝到全球的精彩。这家店的老板,在魔都的啤酒圈可算得上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不过她不是什么海归,也不是什么时髦的年轻人,她是一个性格爽朗、气质干练的地道的上海阿姨,她叫张银娣。相信只要你和她接触过一次,就一定会喜欢上她,被她的性格魅力所感染,只要到她的店来,就是她的朋友,阿姨喝酒也十分爽气,见到老客人,经常共饮一杯。所以说这家啤酒店能有今天这么火,离不开阿姨那种自带流量的气场。
在这里挑酒、倒酒、喝酒都是讲究,记者一边认真听着阿姨的指教,一边与阿姨共饮,一杯冰爽的啤酒下肚,绝对沁人心脾。
不过,相信许多人都无法想象,眼前这家帅气十足的精酿啤酒店的前身,其实只是一家20多平方米的烟纸店,当时它有着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名字“海富便利店”,售卖一些烟酒、零食、日用品等杂货。起初生意还算凑合,可随着罗森、全家等连锁便利店的出现,这个小小杂货铺的生存越来越难。不过幸运的是,2011年的一天,有个做进口啤酒供应商的主顾到阿姨店里买香烟,顺道问阿姨要不要试着卖进口啤酒,张阿姨的性格一直是敢想敢做,当时就决定放手一试,于是很快地在杂货店里,混搭卖起了洋啤酒,价格也很实惠。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试,试出了一个新天地。由于当时在上海能买到精酿啤酒的地方,只有一些酒吧和高档商场,价格不便宜,品种也不全,而“入坑”精酿啤酒的人却越来越多。就在这个当口,啤酒阿姨几乎是误打误撞地开启了将高端进口啤酒便利店化销售的模式,迅速受到热捧,之后他又凭借自己对特色和专业的执着成就了一段传奇。
这些年随着自贸区诞生,贸易便利化措施不断出台,国外啤酒进入上海的渠道越发顺畅,而啤酒阿姨的名气也吸引越来越多全球的啤酒供应商主动上门要将自家酒放进她的冰柜里。
啤酒阿姨的名气越做越大,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在上海工作留学的外国人特意赶来买上几瓶家乡的酒,寻找家乡的味道。还有不少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赶来取经的人,张银娣也都毫无吝啬。
“我一个阿姨也在干,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干,不去做的更好,人做事就要有胸怀,我希望大家一起把这个啤酒市场做得更好。”
前几年的一个冬天,有个热爱啤酒的泰国小伙子,因为看到一篇阿姨的新闻报道,特意跑到上海找她,他告诉阿姨,家里人都不同意自己做啤酒,可他就是想做。当时阿姨拿出店里最好的酒请这个小伙子,并鼓励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能成功。
没想到前不久这个小伙子再次来到上海,拿着一个他刚刚获得的酿酒奖状,告诉阿姨自己真的实现了梦想,没有阿姨就没有他的今天,于是他亲手将这个奖状送给了阿姨,表达感激之心。
小店铺也能做成大生意
本月底,阿姨将在宝山开张她的第四家连锁店,届时那里将会云集8000多种啤酒,店内还将开出上海第一家啤酒博物馆体验中心,然后再过两个月也就是今年的12月份,啤酒阿姨的第五家分店也将开张,张阿姨说,她的梦想就是将啤酒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
10月的上海夜晚,凉爽惬意。深夜11点,来往的客人依然络绎不绝,有家住附近的邻居下来买几瓶酒带回家中,也有刚刚从外面聚餐结束的外国学生们,坐在台阶上喝着啤酒,继续着夜晚的狂欢。店内将啤酒注入杯中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些由水、麦芽、酵母、啤酒花产生的奇妙碰撞,诉说着人们生活的改变,也见证着城市的一步步变迁。
啤酒阿姨的另外几家店大多都是24小时营业,阿姨说,这就好像只卖啤酒的深夜食堂,她希望给夜间还在外面的人,留上一盏灯、一杯酒、一声问候。
深夜12点,阿姨起身打算去她位于黄浦区的三店看一看,跟随阿姨走到门外才发现,早已身为“大老板”的她却依然保持着从前的朴素生活方式,她骑上一部不那么新的电瓶车,爽朗地笑着说“这个最好,永远不堵车。”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