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嘉定新闻

嘉定青年获得“全国农业技术能手”称号

2018-10-9 0:00:00发布92次查看

由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的“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近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举行。

本次大赛是全国农业行业首届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是展现新时代农民新风貌、弘扬农业农村工匠精神的重要活动,被列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展示活动之一。大赛吸引全国近10万名农业农村技能人才参加比赛。

大赛设置农机驾驶操作员、农机修理工、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家畜繁殖员等5个职业比赛项目。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支代表队、450名选手参加总决赛。

嘉定工业区的唐红飞在经过前期的选拔赛,最终成功入选上海代表队。比赛中,唐红飞沉着冷静,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农机驾驶及操作、性能维护、检查调整、常见故障诊断等技能操作考核,最终脱颖而出,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业技术能手”称号。

1984年生的唐红飞是安徽人,10年前当兵退役后来到上海闯荡。唐鸿飞说自己在部队五年也主要负责机械类的维修和保养,所以到了上海就想找相关的工作。

机缘巧合之下,唐红飞来到陆渡村,这里正好需要一个维修保养农机设备的工作人员,于是唐红飞就留了下来,这一干就干到了现在。之后,唐红飞又参加了嘉定工业区的农机驾驶员培训。

问起这次比赛的感想,唐红飞说,这次好几个环节都是“大机器干细活”。比如说,在拖拉机的后方安置一个挂钩,然后在地上放置6个铁环,在拖拉机一路前进的过程中,驾驶员要控制车辆将这几个铁环一个个勾起来。这些比赛的环节自己刚开始也是不能理解,在农田里要挂钩干什么,但是现在回头去想,这都是驾驶基本功的体现。

出身农村的他,对于农机有着特殊的感情。小的时候,父母也会在田间劳作,自己跟着父母一起出去,在田间嬉戏,那些回忆对他来说弥足珍贵。在田间,看着一台台收割机正往返穿梭、纵横驰骋,忙着收获金黄的稻谷。

走到跟前,机车轰鸣而过,金黄色的稻谷极有规律蹿入粮仓,而秸秆则被粉碎成细丝还田,均匀地铺于地面。农民朋友悠闲地坐在田头,乐呵呵不停畅谈着,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之情。这也是他每年秋收的“日常”。

在一次秋收期间,农机坏了,当地没有维修保养的地方,要送出去,一耽误就是一两个星期。村民只能靠手动收割,从那个时候起他就会想,如果自己能修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会开农机的不少,但是会维修保养的却不多,要是出现故障,特别是秋收的时候,那时间可耽误不起。于是,他就自己钻研了起来,买各种关于农机维修保养的书籍看,上网找资料,不断的摸索让他在“农机圈”小有名气。大家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都会请他去看看。

唐红飞说,现在很多农机的工具市面上不好找,自己就买了差不多的进行改造。比如这个拉发动机的活塞环,用一头卡住,另外一头转动,就能很轻松的打开了。

在发动机的零件中,活塞环的作用十分微妙,稍有不良就会影响整个发动机的性能,所以安装活塞环要格外的细心,如果安装不当会引起发动机的各种故障,从而不能充分发挥活塞环的工作效能。所以,自己才尝试改装了这样一个工具。

还有一个是喷油嘴校验器,唐红飞说每次保养的时候加多少总是吃不准,有时候还会弄的自己一手都是,于是自己便想着法子加上了校验器。虽然都是“小打小闹”,但是这些工具在使用的时候确实事半功倍,省力不少。 

一年之中,这些农机有3~5个月都是处在使用的状态。众所周知,开农机看起来挺风光,可实际上真不是什么美差。炎炎夏日,坐在空调房里都出汗,更何况是在毒辣的日头下,坐在没有一丝凉风的拖拉机驾驶室里,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拖拉机跑起来后,田里尘土飞扬,真是开窗、关窗都受罪。

而每次秋收回来,一辆农机的保养最起码也需要花上两三天的时间。农机上沾满泥土,必须一点点冲干净,再彻底晾干,这个过程就需要一整天,然后拆开上油保养。唐红飞说,要尽量把水擦干净,不然后期生锈了就糟蹋了一台好机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代农业更需要青年人才的加入和科学技术的助力。现在许多村里的年轻村干部们都掌握了农机的驾驶技术,他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进来,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在广阔的农村干一番事业,在乡村振兴中贡献一份力量。


嘉定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