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崇明新闻

“走路书记”也是个“发明家”

2018-10-9 0:00:00发布95次查看
  在崇明江山社区,有超过4000个居民。社区党支部书记茅红妹心里有本账,每个居民住哪栋楼,做什么工作,脾气性格如何,她都一清二楚。年轻的居委会副主任吉莉最佩服茅红妹这一点:“要是电脑坏了,我们两眼一抹黑,可茅书记人脑比电脑运转得还快,一提居民的名字,她立马就能说出住几号楼,几零几室。”
  靠“走路”发现问题
  茅红妹心中的“一清二楚”,是十多年一步步“走”出来的。与茅红妹做过4年搭档的董琴华说:“茅书记要求我们不能总待在办公室,一定要多去小区里走走看看。她走路就像跑步,我比她年轻10多岁,还真走不过她。”从2003年在江山居委任职以来,茅红妹把社区每一处都走了个遍。如果在居委会找不到茅红妹,那你一定能在小区的某个角落偶遇她。
  修道路、装路灯、填埋臭水沟……很多问题都是在“走路”中发现的。江山辖区内小区均建于上世纪,小区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茅红妹和其他居委干部一起走访各个小区,了解地形,设计图纸,还多次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听取民意。在各方努力下,最终完成了老江山、新江山、寒山寺路、育才路等4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增设了近150个停车位,缓解了小区居民停车难问题。如今,在居委会办公室的一角还能找到一堆图纸和会议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讨论的激励和茅红妹的用心。
  在一次走访居民家庭过程中,茅红妹了解到寒山寺路小区居民杜阿姨离婚后独自带着患有脊柱炎的儿子小陈一起生活,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生活十分窘迫。茅红妹向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反映了情况,给杜阿姨安排了政府补贴的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在杜阿姨上班时,茅红妹还和小区志愿者一道轮流照顾小陈的起居,终于让杜阿姨家庭走上了正轨。杜阿姨一见到茅红妹总会拉着她的手说:“你们把温暖送到了我们家中,我一定要好好工作,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和政府的关爱。”
  茅红妹觉得光靠她和其他居委干部“走路”还不够。她还发动小区的党小组长和楼组长也行动起来,成为她的眼睛和耳朵。于是,哪家遇到了什么难处,茅红妹都会第一时间得知。楼组长郁燕金说:“有一天周末晚上9点,茅书记还打我电话,我以为有急事呢,其实她只是问问我这两天楼道里有没有什么事发生。我后来才知道,她刚在上海做了个手术,可只休息了两天,就又回来了。”
  “发明”多项创新举措
  茅红妹不仅是一个实干家,还是一个“发明家”。针对社区党员管理难、党员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2014年她在江山社区党支部探索实施“党员星级管理”。社区党员需要通过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参加“思想政治星、遵纪守法星、文明创建星、服务奉献星、弘扬正气星”等5星评选,每颗星总分20分,得分15分以上可获得一颗星。“党员星级管理”推出后,调动了党员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的积极性,老党员施振华说道:“这可是要在各家门口挂牌子的,谁都不想丢人,都想做先进。”2017年茅红妹又在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党员星级管理的升级版”,5星党员中还要优中选优。社区里涌现出了一批批活跃社区、服务居民的“明星”。
  江山社区的党员每年还要过一次特殊的“生日”。2018年,茅红妹探索创新了“党建+主题党日”活动,每月为入党月份相同的党员过一次“政治生日”。通过向党员送上政治生日贺卡和蛋糕;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入党前后的思想、工作历程;对照党章查找自身差距,问问自己入党初心和入党动机,进行自我审视等四个议程,来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茅红妹还在社区创办了“15176”社区调解工作室。“15176”即“邀我一起聊”,茅红妹特意绞尽脑汁为工作室取了这样一个接地气的名字。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小区居民首先会想到去工作室找茅红妹调解纠纷。有一次,居民颜阿姨夫妇手拿着一叠医药费发票找到茅红妹。她声称因为昨晚楼上吵闹声而导致自己心脏病复发,上午去医院挂吊针,要求楼上赔偿。茅红妹听后,先稳定颜阿姨夫妇的情绪,然后亲自到楼上了解情况。原来昨晚楼上居民为了完成一份工作材料加班到凌晨2点,高跟鞋在室内走动的声音影响了颜阿姨休息。为了不让矛盾激化,茅红妹不厌其烦地做两家的工作,整整花了3个小时,终于使两家达成谅解。
  有时,光是苦口婆心还没有用。一天早晨,小区两户居民为了渗水事故发生了争执,情绪剑拔弩张。接到电话,茅红妹顾不上吃早饭就赶到现场。眼见双方一时难以达成一致,为了不耽误他们正常上班,茅红妹不再多说,而是默默地将浸湿的衣被拿回居委会清洗、晒干。晚上,茅红妹将洗好的衣被送回了当事人家中。两家人既感动又羞愧,最终握手言和。“15176”调解工作室成立至今,共排除纠纷72件,化解纠纷70件,成功调解纠纷21件,达成书面协议16件。
  有很多次,茅红妹可以离开基层,去到其他岗位,但她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她说:“想方设法为居民群众做点事,是我最大的快乐和追求。”这不,崇明垃圾分类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何在小区内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茅红妹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她想到如果将二维码印制到垃圾袋上,在分类回收时,扫一扫就知道是哪家哪户的,既便于管理也是对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一种督促。这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但说不定“发明家”茅红妹又能把理想变成现实。


崇明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