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今年可谓是各居委最丰收的一年!
是呀!各党支委员、居委班子都经历了改朝换代,大调研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是呀,特别是大调研工作,还将贯穿整个全年。
各居委对此都感触颇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小巷总理们的心声吧~
长新一居委
杨新蕾
长新一居委结合本居委实际情况,对小区1200多户居民进行了全覆盖走访,到3月底基本完成了初步调研走访工作,通过2个多月的调研,居委干部们对民情民意有了深入了解,居民对居委工作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也有了深刻的体会。
和居民拉进了距离,增加了友谊
有的居民反映从未到过居委,也不知道居委到底是干什么的,通过家访式的调研一下子拉近了距离。特别是在走访一户失独家庭时,居民表示不生重大疾病,退休金够用,唯独缺少精神慰藉。调研后团队专门上门走访,陪其聊民生唠家常,贴福字,并告知其居委电话,让他有事就打居委电话,这使他深为感动,觉得自己不再孤独,有了依靠。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我们不到群众中去了解具体情况,怎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不知道存在的问题又怎么去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又怎么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呢!如我们在走访一户残疾人家庭时,了解到一个低智能少年新年愿望是吃一次披萨,走访团队当时就答应他给他买披萨,满足了少年心愿。少年开心了,全家喜悦了。其实有时人的需要是简单的,在物质相对富足的时代,精神慰藉更为重要。
大调研的走访入户工作已告一段落,但大调研工作不会结束,还需要我们对大调研的深度做长久的研究深挖。我虽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使命告诉我大调研活动还在路上,我们为之付出的还要很多很多……
体育居委
沈雪霞
此次走访过程中我们深入基层、深入居民家中走访,既是了解、收集民情、民意的过程,更是回应老百姓的所需所盼,实实在在有效地推进走访调研工作、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问题。
听百家“声”串百家“门”暖百家“心”
调研走访,听取民意,不仅要带着耳朵听,更要用心听。比如,我们体育花苑小区每月25日开展好心人为民便民服务,得到小区居民的肯定和赞赏,但有好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在走访调研中建议我们安排志愿者上门理发,经调研组的后续讨论与跟进,居委马上组织志愿者上门为困难老人理发,老人们也都为之叫好。
调研走访,了解民情,不仅是跟着走,还要主动下去走。针对居民在调研中反映的一些问题,不能只是把问题反映在纸上、口头上,只做反映,对一些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要到现场去核实,把情况切实了解清楚再做讨论、协调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做法,比如小区绿化带乱扔垃圾、小区停车、养宠等问题。
大调研的工作还在继续,这并不仅是一场运动,更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居民的现状直接反映出社区综合环境的状态,串百家“门”暖百家“心”应成为我们工作的一种常态。
华滨居委
石丽芬
沉下身实做调研,细微之处见真章
作为基层社区大调研工作组之一,我们深深感受到社区大调研是下沉基层、换位体验、摸清实情,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能让我们去看真情、听真话、解真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受过谩骂,受过冷漠,受过委屈。但当我们切实为居民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时,例如修剪一些树木,修理几个楼道廊灯,更新健身器材,看到居民一个个满意的笑容后,一切就烟消云散。
在调研过程中也会碰到困扰。当我们满怀热情地开展调研的时候,23号楼有户居民直接将我们拒之门外,甚至恶语相向。我们没有“硬碰硬”对着干,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召开内部会议,探讨如何才能做通这户人家的工作。
大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主要矛盾就在于23号楼门口附近路灯一直昏暗,而业主一家视力不好,导致了其晚上出行不便,多次向物业反映但无果。我们便立即督促物业更换了路灯。当我们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再次上门,终于得到业主的配合,此刻我们所有人的心中都是暖的。
大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来自社区居民的声音,往往一针见血,掷地有声,直击我们社区工作的盲点、弱点。“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正是这些刺耳的声音,让我深刻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工作做的很好,但与居民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对症下药,用对药、用好药。
港口居委
刘必发
在港口“大调研”活动中,区领导、街道领导深入基层到矛盾突出、难点聚集的居民家中,真听意见、听真意见;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关工作结合起来,既摸排问题、了解情况,也送温暖、送服务,进一步营造关爱小区居民和谐社区的社会环境。
知道了群众“想要什么”
第一个收获,是在零距离联系群众中,知道了群众“想要什么”,发现了工作方面的盲点。在港口居民区,有一长期体弱卧病在床的老人,日常医疗开销费用很高,生活比较困难,看到我们去看望她,非常开心。她说,由于腿脚不好,很想去外面看看。
尽管街道、居委已经为老人做了些关心工作,得到了肯定,但这个问题让居委比较惭愧。作为基层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直接面对群众的不同情况、不同需求,我们必须深入调研,掌握需求的客观状况,才能够做到精准施策、精准服务。
知道了群众“想要怎么做”
第二个收获,是在零距离工作推进中,知道了群众“想要怎么做”,打开了工作思路。有一户患重病家庭,妈妈虽然身体不好,但是精神状态不错。她说非常感谢政府的关心,她一定会好好保重自己,同时也希望还能为社区做点事情。每周四的卫生清洁家园,为楼道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居民也是愿意干的。
在繁难的工作任务面前,长桥街道各位领导、人大代表、社区民警等同志实做、会做,迎难而上,他们不是想着做、绕着做、虚着做,退缩懈怠。任务落地,实事求是,汇聚大调研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地提高长桥的管理水平,为打造“美丽长桥”作着积极贡献!
汇成三村
王群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汇成三村居委按照长桥社区走访调研的部署,立足社区,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社区和居民的“最盼、最急、最忧、最怨”问题,真心诚意听取意见和建议,对反映的问题多次访,回头访,确保听到真话、摸出实情、找准问题。
小区有一对老夫妻居民,阿姨是一位热心社区志愿者的楼组长,丈夫朱师傅前年患大病,在开学期间向街道提议由于附近学校多,百色路交通拥堵严重,是否能打通汇成旁的嘉陵路,直接与南站石龙路连起来。街道伍书记在走访时及时作了解释,表示这一问题市、区、街道都十分重视,特别是南部医疗中心建成后,百色路及周边交通拥堵更加严重,嘉陵路打通议案已经交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调研,现在相关技术上可行性后续正在调研认证中。
走访调研中,居民提出了身边感受最强烈的问题,涉及了支内支边问题、建议退休工人养老金平等化、提高协保退休工资、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扩大大病医保范围,减少自费药,楼内加装电梯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入户调研人员能回应的都现场做了回应和解答,比如帮助调解居民邻里矛盾,帮失业居民找到工作……其他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都认真做好了记录,进行汇总,尽快与街道、物业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面对面“大走访”,心贴心解民忧,“走”要走进群众心坎里,“访”要提高群众满意度。通过此次大走访大调研,我们也发现了个人以往工作中的一些短板和不足,这就时刻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改进工作方式并努力避免类似的不足。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想居民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切实做好居民工作。
在无数个日夜里,是这些“小巷总理”们,带领各自的“精英部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耐心化解民忧,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与满意度。生命不止,调研不息,这里的精彩故事也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