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解决无证照食品经营隐患:"疏"有温度"堵"有力度
2018-10-9 9:26:16发布76次查看
图片说明:制图/张继
松江区处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期,大量外来人口持续导入,松江又是上海工业大区,拥有众多工业企业,无证照食品经营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各种隐患和问题,唯有创新监管,疏堵结合,才能管出公平、秩序,才能为g60科创走廊管出更好的营商环境。
记者了解到,松江区在上半年就提前完成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治理目标任务,累计消除无证食品经营2616户,在市食药安办组织的历次督查中一致率均为100%,回潮率为0。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疏”出安全便利
要进行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治理,绕不开历史遗留问题。洞泾镇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园区内有几十家高科技企业,而其周边洞薛路、九洲世贸等区域由于房屋产权历史问题导致餐饮业长期处于无证经营状态。
无证照食品经营户主要分布于九洲世贸市场、洞薛路沿街(洞业路至洞凯路),这两块区域内的无证照食品经营户数占到洞泾镇辖区内总的无证照食品经营户数的95%以上。九洲世贸市场因内部管理问题而导致了市场内经营户证照办理缓慢,而洞薛路沿街食品经营户无证照的主要原因则是房屋产权问题因而无法办理证照。
通过分析研究,根据洞泾镇的实际情况形成区域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查处两张清单,实施分类治理一户一策,并制定了洞泾所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整治计划方案。上半年镇政府领导集中调研,成立工作组,开设绿色通道,疏导办证160户,共整治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户385户。
在疏导整治无证无照食品经营的同时,积极促进业态规划调整。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提前介入广富林遗址公园的业态规划布局方案设计,提出的调控餐饮业态比例建议得到政府采纳。针对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拥有众多企业,员工有几十万人,但周边缺少配套餐饮设施的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业态规划进行重新布局,对群众确有需求且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126户经营户予以了小餐饮备案,实行“六统一”管理。
高压监管校园周边管出公平和秩序
无证无照经营不仅风险隐患大,而且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对此,松江区坚持依法严管、铁腕治理,特别是对不符合食品安全基本条件、拒不办证,或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影响市民生产生活安全的无证食品经营户,坚决予以取缔。
松江区大学城文汇路商业街全长2.5公里,位于广富林街道辖内,是七所高等院校、近11万名高校师生的集中消费街区。该路段餐饮居多,占街道食品经营户的73.8%,且商户每学期更替率约高达35%。为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广富林街道、市场监管所按照依法、铁腕、稳妥治理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的总体要求,对大学城文汇路持续开展“整治、疏导、纳管”等多种措施无证无照食品综合治理,保持对文汇路食品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
除了松江大学城外,在美丽街区建设核心区域方松街道,在文明城区创建的1400多个点位,在9号线地铁站、佘山旅游区和“欢乐谷”周边及景观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凡发现一起无证照食品经营坚决予以取缔,确保“零无证”、“零回潮”。
为了全面排摸,松江区充分发动派出机构、基层监管网络力量,全面排摸,建立“”三本账,即“底数账”、“计划账”、“进度账”,实施销项推进。并展开部门间联勤联动,形成整治合力。各街镇因地制宜,将无证无照整治纳入“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违法违规经营综合治理、文明城区创建,“无违”小区治理等专项工作。区市场监管局与区房管局联合,对利用出租房从事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实行“黑名单”制度;与公安分局联合设立行刑衔接信息联络点,对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加快案件移送;与检察院联动,及时将违法案件列入“黑名单”信息进行交换,联合惩戒。
落实常态长效管理制度创新添助力
长效管理,离不开制度创新。在治理过程中,松江区坚持边治理边建制。比如,建立“通告制”,定期由媒体公开曝光无证照食品经营信息,在警示经营者停止经营活动的同时也告诫房东履行出租方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消费提示的同时也鼓励全社会积极举报无证照食品经营户。
建立“归口制”,“一站三员”在各自归口的网格内开展隐患排查,网格长负责处置自己网格内的无证照信息并上传平台,市场局安排专人统一接收、统一管理、统一分析、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填报无证食品投诉举报信息,确保分类处置到位,当天受理,当天办结。
建立“回查制”,重点对取缔、关停、歇业等易回潮的经营户开展全天候、不间断“回头看”,如,九里亭街道坚持“一周一条路”、“反复整、整反复”等策略,整治一处固守一处;新浜镇依托镇网格化的“联”和“快”,形成“发现-上报-处置”闭环机制,杜绝回潮、遏制增量。
建立“联防制”,九亭镇、佘山镇分别为市场所配备一支32人的社区协管中队及夜巡队,作为无证食品经营监管的长期辅助力量,结合“片长制”、“街长制”进行巡访排查,确保常态长效监管落到实处。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