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料理”是对路边小吃店的统称,由于其卫生情况不佳,常开设在马路边,且经营到很晚,由此得名“黑暗料理”。
但这些“黑暗料理”由于价格便宜、购买方便,受到普通市民的喜爱。那么,能不能把“黑暗料理”变成“正规军”呢?
近日,区市场监管局对本区667户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户开展了“大调研”工作,在取缔了一批“黑暗料理”钉子户的同时,也帮助了一批经营户获得合法经营权,让“黑暗料理”也有机会走到阳光下。
备案后人气面馆重新开业
大南面馆是北海宁路上的一家人气老店,因为价格实惠,深受周边居民和白领喜爱。但就在前不久,大南面馆关闭了。原来,大南面馆因长期无证无照经营,被四川北路街道市场监管所关停了。
面馆停业让店主郭大南很着急。他说,面馆的房屋产权性质属于居住公房,因为过去自己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及时办理居改非手续,这才导致了今天面馆关门歇业的局面。自己做错了,他认了。可是,面馆是一家人重要的经济来源。店关了,生活要落空了,怎么办?
郭大南的烦恼,四川北路街道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看在眼里。一边是法理,一边是人情。郭大南的店是否可以找到“转正”的机会?工作人员主动跨前一步,为郭大南做起了新打算。考虑到大南面馆符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的《上海市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中,有关申请小型餐饮临时备案条件,并且满足了周边市民的就餐需求,四川北路街道对大南面馆予以备案纳管,并发放了《便民饮食临时备案公示卡》。
大南面馆又可以营业了,下面的大锅里重新冒起了热气,一家人的生活又有了着落,笑容也回到了郭大南的脸上。
工场获“正式身份”再营业
近日,上海宏镇切面工场投资人李国法给四川北路市场监管所献上了一面印有“秉公执法,执政为民”的锦旗。原来,经过四川北路街道市场监管所和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的帮助,他顺利获得了“正式身份”。
8年前,上海宏镇切面工场在证照延续时,“切面”这一营业范围因历史遗留问题没能出现在新证照上,造成证照经营范围与实际不符。为此,李国法8年来四处奔走,但因种种原因都以失败告终。切面工场身份暧昧不清,让李国法很烦恼。
四川北路街道市场监管所得知这个情况后,将企业的特殊情况向市场监管局注册科做了沟通,运用合议制度,共同推进企业办证。最终,工场各方面都达到了核查要求。递交了申请材料之后,李国法笑言,8年来悬在自己心里的一块石头,如今终于落地了。
“网开一面”不代表放手不管
四川北路街道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类似大南面馆这种“特定对象”从“黑身份”转正后,市场监管部门不会就此放松强监管,一旦发现其存在违法经营行为,仍将依法予以查处。在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也切实维护好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对于备案纳管的小餐饮企业,区市场监管局专门搭建了会商平台,成立了一支联勤联动工作小组,统筹整治取缔工作。该小组将不定期对备案纳管的小餐饮企业进行抽查。
除了传统的线下监管方式,区市场监管局还建立了线上小餐饮备案单位监管群,餐饮单位需将店内环境、食品制度落实情况定期拍照上传,监管人员在群内进行同步指导和法律宣贯。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监管模式,不仅不会打扰商家正常经营,还大幅度提升了错时监管、精准监管效果。
据悉,区市场监管局目前已建立常态化监管模式。比如,由街道、市场监管局、市民食品安全巡查团共同组成的督察小组,每个月都会多层次、全覆盖地对本区8个街道无证无照食品整治情况进行督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列出负面清单,督促相关单位即刻整改。